试论出卖他人之物与无权处分──兼释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二条与第五十一条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题:出卖他人之物 + 无权处分行为 ; 参考:《人民司法》2000年11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永;工程承包合同中优先受偿权问题浅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唐莹;论意思表示错误——中德民法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3 苏南;;论工程合同的违约行为与债务不履行之比较——基于合同法和我国台湾地区 “民法”的比较[J];北京仲裁;2012年01期
4 崔俊贵;我国合同解除的相关问题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岳业鹏;;中国法语境下的并存债务承担制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姜桂金,刘国华;合同要约撤销权初探[J];商业研究;2002年09期
7 姜桂金;论我国效力待定合同关系中权利配置的几个问题[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8 但淑华;试论不完全履行[J];商业研究;2004年08期
9 刘铁成,林雪;合同自由与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杨洲;;国际货物买卖中的根本违约构成探讨[J];晟典律师评论;200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浩;;情势变更原则及其法律适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郑田卫;;船舶融资租赁的法律研究[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洪亮;缔约上过失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沈仲衡;价值衡量法律思维方法论[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福祥;破产法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郭海峰;物权行为的法律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杜江涌;遗产债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飞飞;论并入租约提单中的仲裁条款[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徐方军;并存的债务承担理论和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葛阳辉;论未经出租人同意之转租的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泽帅;论买卖合同中物的瑕疵担保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郭琳;有限责任公司瑕疵股权转让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祝丽;曹辉诉某物业公司保管合同纠纷案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7 程欣;违约损害赔偿之可预见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单婧婧;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少炯;建设施工合同中情事变更原则适用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米倩;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涵;王艺桐;;也论“出卖他人之物”[J];大众商务;2010年02期
2 蔡立东;无权处分行为法律效力新诠——合同法第51条评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3 王凌雪;略论无权处分——兼评《合同法》第51条[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4 雷秋玉;;论区分原则背景下的善意取得——以我国物权法第106条为中心的考察[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陈建勋,洪丽敏;论共有物私自出卖的性质与效力[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孙淑宇;合同之债中无权处分行为的后果[J];当代法学;2003年11期
7 余贵林;关于无权处分效力待定的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王冠玺;《合同法》第51条释评[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9 李鹃;析无权处分的基本问题[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乔平;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的法律竞合及适用[J];河北法学;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小东;;论无权处分行为[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3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钱智;;不动产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晟杰;;商品房买卖合同逾期办证违约责任的若干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孙淦明;;“请求解除”“通知解除”并不一样 浅析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方式[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彤;;欧洲合同法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盛和 乔 娟;是拟制不是推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魏景武;不能以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来理解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太原市劳教所 甄国海;浅析合同法中“三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N];山西科技报;2008年
4 严宝康;应对危机靠什么[N];解放日报;2009年
5 潘亚伟 刘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之我见[N];江苏经济报;2008年
6 王成林;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条有待完善[N];检察日报;2000年
7 王洪玉;热点事件引出的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8 邱隆芬;本案应如何适用合同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蔡萌;解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N];保定日报;2008年
10 杜寿兴;规避用工风险 重在劳资配合[N];广东建设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甄增水;民法中的善意[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9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雨;论出卖他人之物的法律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王铁;论无权处分——兼释《合同法》第51条[D];安徽大学;2003年
3 牟治伟;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宋丽;论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费建忠;无权处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尚晨光;论无权处分[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王士锋;论无权处分[D];郑州大学;2003年
8 江文;CISG与中国合同法关于买卖合同规则之比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夏宁安;论无权处分[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丁嘉宏;国际货物买卖中出卖人的品质担保责任[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4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4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