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交易习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4 05:55

  本文选题:习惯法 + 交易习惯 ; 参考:《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摘要】:习惯、习惯法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现代各国都比较重视习惯法的研究工作 ;相反 ,具有数千年习惯法 (礼 )传统的我国对习惯法的研究却甚少。新通过的《合同法》用九个条文规定“交易习惯”的适用。本文认为 ,合同法所言“交易习惯”即指习惯法 ,其成立要件及其在合同法中的作用在文中将得到具体讨论。文末 ,作者还对交易习惯在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的具体实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bstract]:Custom, customary la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ng human society, modern countr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customary law; on the contrary, our country has thousands of years of customary law (ritual) tradition of the study of customary law is very little. The newly adopted contract Law provid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ng habits" in nine articl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term "trading custom" in contract law refers to customary law, and its elements of establishment and its role in contract law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also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on the practice of legislation, law enforcement and judicature.
【作者单位】: 广州法商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黄成松;依法治校中的法制瑕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蔡丹;授权资本制度不适合我国之法理学思考——论中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4 陈宏伟;民法中意思表示错误类型及其救济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花俏溪,花玉新;关于隐私权的价值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张安毅,郑志军;信赖利益及其保护价值分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张莉丽;辨析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9 徐国栋;西方立法思想与立法史略(上)——以自由裁量与严格规则的消长为线索[J];比较法研究;1992年01期

10 夏锦文,付建平;罗马法复兴与西欧法制现代化[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诵科;;论物业管理的性质——兼评海南自力投资有限公司诉海南华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案[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周勇峰;;商品房预售合同若干问题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熊菁华;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钟青;权利质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李晓龙;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索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韶峰;反倾销法调查程序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韩威;1949—1956: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军;提单仲裁条款效力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4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敏华;合伙企业四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吴晓明;行政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陈健;民事证据适用研究及其价值取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8 孔朋;论提单并入条款的法律效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陈垣;英国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乃宽;;日本法学家对法的分类[J];现代法学;1980年04期

2 蒋恩慈;;比较法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7期

3 吴大英 ,任允正;论法律的公布[J];求是学刊;1981年03期

4 倪正茂;论法律的起源[J];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5 王建国;;瓦利斯群岛的石头和猪[J];世界知识;1981年13期

6 D·J·格林伍德;王胜林;;西班牙巴斯克人民族性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J];世界民族;1981年S2期

7 保尔·齐格迪;李兴业;;匈牙利国际私法的编纂[J];法学评论;1981年05期

8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法学教授T.D.安德森在武大作的关于加拿大法律工作概况的报告[J];法学评论;1981年05期

9 唐荣智;对法律起源问题的探讨——兼与倪正茂、李景毅同志关于原始社会有无法律问题的商榷[J];兰州学刊;1982年03期

10 王子琳;;关于法的阶级性当前争论的几个问题[J];现代法学;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渊;;《夜郎君法规》——一部贵州彝族古代地方政权习惯法[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莫日根迪;;达斡尔族的习惯法[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3 陈光国;;藏族习惯法在判处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探讨[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王昭武;;论大瑶寨的“油锅”组织[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5 徐晓光;;神话、禁忌与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张云苹;;环境保护与妇女的参与[A];UNDP妇女与环境国际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徐晓光;;清朝政府对苗族立法与苗疆习惯法的准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许嘉璐;;序[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周相卿;;文化模式原理对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几点启示[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晏晓婧;曹晓凡;;三江并流区民族文化对生态保护的作用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力铮 甄亚兰 苏东 沈波;牛黄应该归谁所有[N];北京日报;2000年

2 刘武俊;“民间法”的有所为和“国家法”的有所不为[N];法制日报;2000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其才;法律保障战略实施[N];检察日报;2000年

4 法官 钟巍 王东山;夫妻相互代理总是有效吗[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钟海生;让信息化旅游业服务奥运[N];中国旅游报;2001年

6 ;中标通知书及其法律效力[N];中国水利报;2001年

7 余亚勤;专家说福费廷存在法律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8 海静;利剑高悬[N];中国证券报;2001年

9 李思璇;谈典权存废[N];湖北日报;2001年

10 文/余亚勤 律师;“福费廷”业务应注意的法律问题[N];金融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陈敬刚;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一个初步的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徐菲;希伯来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刀伟;傣族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田东奎;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兴东;元代民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长友;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叛逆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垣;英国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沈立平;论行政自由裁量权[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胡涛;合同附随义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于现忠;关于我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几点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曾思平;清代以来岭南地区瑶族习惯法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8 朱伟东;尼日利亚仲裁制度初探[D];湘潭大学;2002年

9 张善q,

本文编号:2016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016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f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