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代偿请求权

发布时间:2018-08-03 07:12
【摘要】:实践中,债务人常由于给付不能的同一原因而获有给付标的之代偿利益,对于该代偿利益债权人能否请求债务人让与以清偿债务,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对此,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均已明确认可了债权人的该项权利,并被学者称为代偿请求权。文章对该权利的概念、构成要件、适用限制、性质与效力、举证责任、与易混淆概念的比较等进行了论述。
[Abstract]:In practice, the debtor often gets the compensatory interest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payment because of the same reason that the debtor can not be paid, but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has not stipulated whether the creditor of the compensatory interest can request the debtor to assign in order to pay off the debt. In view of this, the legislation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Taiwan has clearly recognized the creditor's right, and has been called the right of compensatory claim by schola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its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its applicable limitations, its nature and effectiveness, its burden of proof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confusing concep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重庆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潘善斌;关于侵权法危机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李青,翁焱;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国际比较及具体形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李敬从;论不真正连带债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6 李伟;试析合同无效时返还财产的法律性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7 张铁薇;共同侵权行为的法理基础和类型化分析[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8 尹志强;侵权行为概念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9 程啸;共同危险行为论[J];比较法研究;2005年05期

10 幸颜静;;不当得利制度疑点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耿利航;法律移植与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尹志强;论民事权利在私法中的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陈柳裕;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池漫郊;多方多合同仲裁的挑战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晓春;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构成及抗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顾伟;债权人代位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黄台英;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娄正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谢永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杨彩霞;试论国际私法中的侵权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尹诚;论我国违约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适用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李琳;论新闻侵权责任[D];郑州大学;2001年

9 杨庆玖;破产重整营业执业人制度及债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10 许海涛;论票据付款[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宗宇;王耀东;;代偿请求权的法律机理与制度设计[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杨小炎;;缔约过失责任立法的比较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3 傅鼎生;;不安抗辩适用之限定[J];法学;2008年08期

4 彭贵;;出卖他人之物买卖契约的效力分析——兼析《合同法》第51条之适用[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杜景林,卢谌;给付不能的基本问题及体系建构[J];现代法学;2005年06期

6 王洪亮;;我国给付不能制度体系之考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冯清源;论履行不能[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汪世虎;违约形态之比较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9 葛海;试论违约行为的形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10 车丕照;合同落空、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兼论我国相应立法的模式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冰 杨清惠;是否返还,分清彩礼还是普通赠与[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开明;论德国给付不能法之变迁及其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潘凤艳;论情事变更原则之存废[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冯亚雯;不可抗力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杨为;德国给付不能法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吴光成;论履行不能[D];西南大学;2008年

6 肖武涛;不完全给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潘誉;论给付障碍体系中的给付拒绝[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春元;合同法上不可抗力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马海蓉;论连带债务[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10 陆露;一物二卖(不动产)中对于先买受人的法律保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60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60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