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基于合同不完全性的纵向研发合作投资激励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12:31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有效地提高研发成功率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纵向研发合作获得创新技术。然而,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套牢行为导致研发合作效率降低或失败。因此,在不完全合同理论背景下研究纵向研发合作中的投资激励问题可以为参与方的决策提供的理论支撑。经典的投资套牢模型认为合同的不完全性使得当事人的专用性投资无法写入初始合同,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导致事前投资不足问题的出现,因而合同的不完全性是导致投资者投资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研究存在套牢风险时的投资激励问题,本文在不考虑有限理性和缔约成本的情况下,讨论了信息不对称和投资不可证实性这两个合同不完全性因素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了依次放松上述两个因素时的关系专用性投资决策模型。模型的结果分析表明:当信息对称和投资不可证实时,合作双方都面临事后收益被攫取的风险,最优投资效率不能实现。当信息不对称和投资可证实时,合理的机制设计能够平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激励投资者选择最优投资。因此,在不考虑复杂合同设计的情况下,不可证实性是导致关系专用性投资效率降低的关键因素。由于创新知识的不可分割性、非独占性、积累性以及研发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研发合同存在更多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可证实性导致的合同不完全性。鉴于此,本文考虑投资的专用性、合作性和序贯性,研究了纵向研发合作中存在套牢行为时的投资激励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针对研究单位的单边合作性投资激励问题,在创新的收益水平为开发单位私有信息的情况下,利用甄别机制建立了信息不对称时的投资激励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导致研究单位的投资积极性降低,且投资水平随着风险率递减;当研发产品的收益水平增加或者开发单位的保留收益水平降低时,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研发合作效率降低程度减少。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结合信息披露和期权理论设计了一个退出权合同。第二、考虑研发终止对研究单位投资决策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终止权的研究单位两阶段研发投资激励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讨论了开发单位的偿付合同设计,并设计了一个基于研究单位是否接受终止权合同和开发单位是否采取终止行为的或有偿付合同。由模型结果可知:研发活动的终止威胁导致研究单位的投资积极性降低,终止权合同能够提高研究单位的投资激励,缓解研发终止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随着低质量时研究成功的比例系数的增加,研发终止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以及终止权合同对研究单位的投资激励作用都更加明显。当开发单位拥有第一阶段研究结束时的终止权时,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果是否为研究单位的私有信息不会影响研究单位的投资激励和开发单位的合同设计。第三、针对纵向研发合作中投资的序贯性、创新的非独占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建立了不同里程碑支付模式下的投资激励模型,给出了防套牢问题的里程碑支付合同设计,并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单位的投资决策和开发单位的支付模式决策。考虑创新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套牢问题,研究了里程碑支付为收益分享模式时不同信息结构下的投资激励问题,分析了研究结果信息不对称对投资套牢问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里程碑支付模式下研究单位的投资水平都低于社会有效投资水平,且固定支付模式下研究单位的投资水平更高。不完全合同下,研究结果为高质量的概率越高,不同类型创新的质量差额和关系专用性越低,研究单位的投资水平更高。比较分析发现:研究单位的信息优势能够缓解里程碑支付合同中套牢行为导致投资不足问题,提高研究单位的投资积极性。最后,考虑不完全合同背景下事后再谈判对参与方投资决策的影响,利用产权理论研究了纵向研发合作中的套牢问题的治理,并分析了投资的关系专用性程度和双方的谈判力对创新产权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谈判力较低的一方单独拥有产权能够平衡其投资激励;随着投资关系专用性程度的增加,最优产权为联合产权在产品开发单位的谈判力区间里的范围更广。为了提高双方的合作效率,给出了一个产品开发者出价并按照研究单位的投资积极性分配初始产权的期权合同。考虑创新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不确定性,引入或有产权讨论了开发单位拥有决策权时的投资激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投资的关系专用性程度和创新学术价值的降低,开发单位更倾向于选择或有产权和研究单位拥有产权的一体化产权。
【图文】:

正态分布,投资水平,信息结构,收益水平


为 2c e e2,开发单位的保留收益 a ,显然, v e, 和 c e 满足相关假设,其中,a反映开发单位保留收益水平的高低,其取值必须保证 v e, , v e, 成立。由式(4-1)和式(4-13)分别得到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研究单位的最优投资水平分别为: 2 3e 2 和 2 3e h 1 2h 。由于 h 0,1 ,则 e e 。显然,事前收益水平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研究单位研发投资激励不足,与命题 2 的推论一致。假设 0,1 ,信息不对称时,研究单位关于收益水平 的先验概率服从正态分布 2N , 。由正态分布函数可知:风险率 h ( )关于 单调递增。由(4-13)式和推论可得:存在一个临界值 满足 e 0,当研发产品的收益水平小于临界值时,研究单位的最优策略是不投资,即对所有 0, , e 0。因此,该临界值可以反映信息不对称对研究单位投资水平的影响程度。取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2 0.5, 0.7,利用 MATLAB 求解得到研究单位选择投资的收益水平的临界点 0.7049。图 4-2 给出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时研究单位的投资策略,其中,圆圈这一点代表投资的临界点。

正态分布,总盈余,信息不对称,社会


为 2c e e2,开发单位的保留收益 a ,显然, v e, 和 c e 满足相关假设,其中,a反映开发单位保留收益水平的高低,其取值必须保证 v e, , v e, 成立。由式(4-1)和式(4-13)分别得到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研究单位的最优投资水平分别为: 2 3e 2 和 2 3e h 1 2h 。由于 h 0,1 ,,则 e e 。显然,事前收益水平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研究单位研发投资激励不足,与命题 2 的推论一致。假设 0,1 ,信息不对称时,研究单位关于收益水平 的先验概率服从正态分布 2N , 。由正态分布函数可知:风险率 h ( )关于 单调递增。由(4-13)式和推论可得:存在一个临界值 满足 e 0,当研发产品的收益水平小于临界值时,研究单位的最优策略是不投资,即对所有 0, , e 0。因此,该临界值可以反映信息不对称对研究单位投资水平的影响程度。取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2 0.5, 0.7,利用 MATLAB 求解得到研究单位选择投资的收益水平的临界点 0.7049。图 4-2 给出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时研究单位的投资策略,其中,圆圈这一点代表投资的临界点。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郭捷;杨绍斌;;基于声誉理论的研发外包动态激励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2009年11期

2 刘伟;张子健;张婉君;;纵向合作中的共同R&D投资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3 聂辉华;;契约不完全一定导致投资无效率吗?——一个带有不对称信息的敲竹杠模型[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4 聂辉华;杨其静;;产权理论遭遇的挑战及其演变——基于2000年以来的最新文献[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5 吴华清;梁j;古继宝;;基于关系契约的长期研发合作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01期

6 王安宇;司春林;骆品亮;;研发外包中的关系契约[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7 杨瑞龙;聂辉华;;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8 李映东,李继红;专用性资产、要挟与纵向一体化——对茂化实华停产风波的经济学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9 孙红侠,李仕明;并行研发联盟中合作伙伴资源投入决策分析[J];预测;2005年02期

10 艾凤义,侯光明;纵向研发合作中的收益分配和成本分担机制[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靖;不完全合同视角下企业研发外包的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杨宏力;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D];山东大学;2012年

3 邱钊;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汪蓉;信息产品供应链合作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雷荆耀;供应链与产品创新管理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15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615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d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