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全国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举办“中国劳动法前沿问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04-16 17:46
【摘要】: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等规定的出台,不仅给企业劳动用工带来新的挑战,也给律师执业带来新的机遇。全国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6月30日在天津举办了"中国劳动法前沿问题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劳动法专业律师、工会代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近70人参加会议。中华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春;;试论社会保障法的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6年18期

2 任广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思考[J];经济论坛;2004年04期

3 李志明;;公平:社会保障法的首要理念[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7期

4 林永俣,刘豪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设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4年05期

5 冯兰瑞;论中国社会保障的法制化建设[J];中国社会保障;1997年05期

6 李玉基,屈渊;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7 孙育玮;论尽快健全我国社会保障法制[J];求是学刊;1996年03期

8 蒋德忠;马晓雪;;西方的社会保障法[J];吉林人大工作;1999年03期

9 龙一萍;制定社会保障法是规范社会保障制度必要条件[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董保华;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的界定[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浩伟;;社会保障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价值探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朝洁;;如何发挥经济专业委员会论文作用和潜在价值 值得经济专业委员会研究的新课题[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3 陆静;;我国劳动法治的30年历程、经验及未来走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4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历次年会简介[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历届年会简介[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6 黎尔平;;人权教育:谁去教? 教什么? 如何教?——2007年海峡两岸四地法治教育研讨会述评[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严亮奇;;民工暴力讨薪冲击和谐社会——论民工暴力讨薪的防范对策[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常尚杰;;试论工伤的范围[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别涛;;环境公益呼唤环境公诉——试论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公诉[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爱林;;论环境权[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风华;社会保障法能出台吗?[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2 熊昌彪;患者拥有哪些权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朱奕;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李 飞;社会保障法呼之欲出[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民阜;拿起法律的武器[N];农民日报;2003年

6 黎建飞;略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7 蒋隽;劳动法专家称千万离退休者返聘是抢饭碗[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杜雨敖;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闭幕[N];甘肃法制报;2007年

9 任达;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政府法制建设30年”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记者 何军平 实习记者 韩小舟;全州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学习研讨会议在合作举行[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王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綦菲菲;论社会保障法的经济法属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维松;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杨文军;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之完善[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戚诚伟;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吴谦;论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兼论社会保障法的独立法律部门地位[D];浙江大学;2002年

6 张素凤;我国社会保障法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丽;我国海员社会保障法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8 胡训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念与实践[D];安徽大学;2003年

9 王宇;社会保障立法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莫胜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9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629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9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