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债权合同的效力
本文关键词:浅谈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债权合同的效力
【摘要】:围绕不动产买卖合同效力是否与善意取得有关联的问题,介绍并分析了学界存在的不同观点。认为有必要明确界定物权法和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等概念,主张将不动产无权处分合同拟制为有权处分合同,将合同有效作为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前提之一。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物权法 善意取得 债权合同 不动产转让
【分类号】:D923.2;D923.6
【正文快照】: 不动产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登记在其名下的他人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若第三人在交易时处于善意即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不得追夺。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了善意取得的三个条件,即(1)受让人受让时是善意的;(2)转让价格合理;(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娄爱华;;论善意取得制度中的转让合同效力问题——兼谈《合同法》第51条与《物权法》第106条之关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刘贵祥;;论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的冲突和协调——以私卖夫妻共有房屋时买受人的保护为中心[J];法学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巧玲;;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关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12期
2 钱俊羽;桂洋;;浅析二手房买卖中的风险与规避[J];法制与社会;2012年08期
3 宁桂君;;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利益平衡(上)[J];研究生法学;2012年04期
4 宁桂君;;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利益平衡(下)[J];研究生法学;2012年05期
5 李如霞;;夫妻共有房屋买卖中善意买受人的认定[J];中国房地产;2013年08期
6 甄增水;;双轨制:我国善意取得制度设计的应然路径——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7 王利民;王俊峰;;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两难处境及相关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何转转;许婉珊;熊必梅;;论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的冲突和协调[J];法制博览;2015年05期
9 马永峰;;善意取得制度之瑕疵与原权利人权益的救济[J];金田;2013年09期
10 马永峰;;从一头牛买卖案例洞悉物权变动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莉;登记公示型动产担保物权人权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王俊峰;物权变动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云;论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冲突与解决[D];西北大学;2011年
2 王晨飞;通谋虚伪表示之无效与第三人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徐小文;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研究[D];烟台大学;2012年
4 陈德巍;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罗鸣;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之再探析[D];吉林大学;2013年
6 乔楠;论多重买卖合同的效力[D];吉林大学;2013年
7 丁建萍;夫妻共同共有房屋中共有人利益的保护[D];新疆大学;2013年
8 高廷;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李慧娜;不动产买卖合同中善意取得制度适用问题探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张辰;论善意取得制度中转让合同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强;论德国民法上的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2 王洪亮;;论登记公信力的相对化[J];比较法研究;2009年05期
3 孟勤国;申惠文;;我国《物权法》没有承认登记公信力[J];东方法学;2009年05期
4 叶金强;论善意取得构成中的善意且无重大过失要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吴光荣;;论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相关规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童玉海;;论夫妻间的家事代理权[J];法律适用;2007年04期
7 田士永;;《物权法》中物权行为理论之辨析[J];法学;2008年12期
8 刘家安;;善意取得情形下转让行为的效力[J];法学;2009年05期
9 崔建远;;出卖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设计——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立法论[J];河北法学;2006年03期
10 葛云松;;物权行为:传说中的不死鸟——《物权法》上的物权变动模式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石麟;关于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思考[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2 马卉;善意取得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张严方;;建构中国的善意取得制度[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刘元璋,宋钧;善意取得制度及其在追赃中的适用[J];律师世界;2002年11期
5 陈九振,杨杰民;善意取得制度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胡健仪;论善意取得制度[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7 王爱贤,刘成伟;谈谈中国的善意取得制度的建构[J];政法论丛;2002年02期
8 周湘华;论善意取得制度[J];政法学刊;2002年01期
9 凌薇;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思考[J];中国律师;2002年10期
10 邹e,
本文编号:939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3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