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与中国水能资源法律地位
本文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与中国水能资源法律地位 出处:《河北学刊》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法律在水能资源法律地位上存在规范冲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中国在如何解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负面影响上尚存争议。《能源法》应明确水能资源法律地位,规定对于符合生态环境认证标准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国家依法实行激励型的价格政策。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China's laws are in conflict with regulations on the legal status of hydropower re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water energy resources are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exploited and utilized. It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ensure China's energy securit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ydropow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legal status of hydropower resources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hydropower resourc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 should be stipulated. The state shall implement an incentive price policy according to law.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律系;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11BGJ035) 国家气象局2011年度气象软科学研究课题《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法〉修订指导原则及具体路径研究》(sk201100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国际气候博弈问题研究》
【分类号】:D922.67
【正文快照】: 一、关于水能资源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冲突水能是指从水的落差中获取的能源。水能资源是指蕴藏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可以用于水力发电的能量资源。中国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据测算,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与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作为水能资源大国,中国应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万林;禹雪中;;国外水电环境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2 李艳芳;;论我国《能源法》的制定——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J];法学家;2008年02期
3 姜莉萍;冯顺新;廖文根;;欧洲小水电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年07期
4 严存生,宋海彬;“立法冲突”概念探析[J];法学论坛;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卓兰;孙波;;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与价值——我国地方立法观念的推陈出新[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2 金诗灿;舒先林;;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领导能源工作的理念及实践[J];党史文苑;2012年02期
3 刘红;;法律冲突的概念辨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4 韩大元;刘志刚;;2000年宪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法学家;2001年01期
5 周珂;;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J];法学家;2010年04期
6 邓海峰;郑明珠;;能源法的立法模式与制度选择[J];公民与法(法学版);2009年10期
7 张勇;;略论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法》的制度选择[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7期
8 刘颖;关于建立立法委员会的几点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林雪贞;吴平魁;;社会化观念下的地方立法思想的完善[J];经济师;2009年12期
10 张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杨;法治背景下的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景杰;区域生态认证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珏;应对气候变化在能源法中的制定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乔琳;生态文明视野下生产者环境法律责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孙浩;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肖晓芬;论能源法律体系中市场化规则[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佳;我国行业立法效力冲突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志军;小水电站无人值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2010年
7 栾无寒;地方立法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陈丽;水利工程规划方案多属性决策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田中臣;法律平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蓉;立法冲突及其解决路径[D];烟台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保庆;;蒙古《能源法》述评及对我国能源立法的借鉴意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傅钧文;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贸的结构型风险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3 罗丽;;日本能源政策动向及能源法研究[J];法学论坛;2007年01期
4 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7期
5 禹雪中;杨志峰;廖文根;;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调度初步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11期
6 汪恕诚;论大坝与生态[J];水力发电;2004年04期
7 禹雪中;廖文根;骆辉煌;;我国建立绿色水电认证制度的探讨[J];水力发电;2007年07期
8 何少苓,陈凯麒;浅论强化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监管的战略意义[J];中国水利;2004年13期
9 曲耀光;论我国的立法冲突[J];中国法学;1995年05期
10 李亚虹;对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思考[J];中国法学;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建中;;在水能资源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8年Z1期
2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权有偿出让若干规定的通知[J];吉林政报;2009年08期
3 涂集;;在水能资源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8年Z1期
4 潘田明;;水能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和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年04期
5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8年Z1期
6 ;吉林出台规定建立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J];经济视角(上);2009年04期
7 赵卫;;在水能资源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8年Z1期
8 ;水利部办公厅转发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意见的通知[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6年09期
9 夏建军;刘承;;对水能资源管理的若干认识[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7年11期
10 涂集;;依法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促进贵州水电健康发展[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勤;;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能资源的法律地位——兼对《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建议[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畅;;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法新概念[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3 陈新光;王华;邹永春;林青山;蔡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早稻播期的适应性调整[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欧阳丽;戴慎志;包存宽;王晓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自适应研究[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曾文革;肖峰;;论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协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6 王成己;王义祥;黄毅斌;翁伯琦;;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农业发展策略[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仝文伟;张玉娟;郭艳玲;王二虎;;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研究综述[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8 刘俊峰;;抓住历史机遇 加快雅砻江水能资源开发步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葛珊珊;李倩;张韧;洪梅;周爱霞;;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的潜在影响与风险评估[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10 莫神星;;探讨我国能源法的基本原则[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晓霞;我国将催生首部《能源法》[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韩晓霞;首部《能源法》填补基础法空白[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谢晓冬;《能源法》有望年内形成草案[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欣华;《能源法》立法工作公开征求意见[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浙江湖州电力局 卢炳根;《能源法》大中之“小”[N];中国电力报;2008年
6 早报北京专稿 孙宗胜;能源局局长:能源法最快明年出台[N];东方早报;2005年
7 记者 彭源长 苟慧智;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能源法”助力[N];中国电力报;2006年
8 记者 江书程;国家就《能源法》立法公开征求意见[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记者 任丽梅;《能源法》12月1日起面向社会征求意见[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韩洁邋罗沙;能源法出台脚步渐近[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永华;白刺叶片性状对人工增水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张峰;中国草原碳库储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D];兰州大学;2010年
3 余雯;夏季西北冰洋三界面碳通量的估算与测定[D];清华大学;2010年
4 靳英华;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农田耕作生态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昌广;气候变化背景下三峡库区植被覆盖动态及其土壤侵蚀风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朱磊;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投资建模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书平;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性保护的法律政策建构[D];郑州大学;2012年
2 王志丰;考虑气候变化背景下基础冲刷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李新凤;论我国能源立法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峗;能源公用事业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石云;论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仕玲;能源法立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周敏;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评析[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杨斐;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孙汝岳;黑龙江省水能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宁琛;我国能源法基本制度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3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2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