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西部民族地区循环经济立法构想

发布时间:2018-01-31 00:11

  本文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循环经济 立法 出处:《人民论坛》2015年3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循环经济的立法存在宪法规定缺位、具体法律尚待完善、缺少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特别条款、民族地方配套法规缺乏等问题。因此,必须在宪法、具体循环经济法律、西部民族地区特别立法以及民族地方立法四个层面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循环经济立法进行重构。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legisl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the lack of specific laws, the lack of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and the lack of suppor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minority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circular economy legislation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on the four levels of constitution, specific circular economy law, special legislation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and local legislation of the nationalities.
【作者单位】: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7;D922.29;D922.68
【正文快照】: 当今,工业发展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日渐增多,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即将生产、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充分的控制,一方面限制其产生的数量,另一方面对其进行重新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汤天滋;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2 王洁,李松;西部农村开发的重要途径——园区模式[J];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3 蓝波;;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启示[J];桂海论丛;2013年02期

4 张仁开;;美国西部大开发对我国有哪些启示[J];科学决策;2006年01期

5 何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理论探讨;2014年01期

6 欧扬夏子;;循环经济产业链风险的防范与规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7 韩燕燕;王彦军;;西部大开发第一个十年期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审视[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王雪梅;;基于社会资本的产业集群治理对策——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例[J];人民论坛;2015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敏旋;;循环经济理论与发达国家实践历程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汤天滋;;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3 吉钠娜;;对循环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4 逄倩倩;;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34期

5 王敏旋;;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及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杨端;;中外循环经济立法分析及其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牛妍;;借鉴国际经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8 李玉基;;论我国循环经济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赵丹丹;邵洪涛;;国外典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借鉴及对辽宁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2年11期

10 张立哲;;论援疆的法制保障[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光禄;;试析循环经济的伦理基础[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2 李智;;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郭静;傅泽强;;循环经济模式:国际经验及我国策略[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严法善;;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汉林;;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海鹰;张盛林;;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2期 总第16期)[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多鲁洪·哈地尔;乌鲁木齐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与保障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魏百刚;都市循环农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梁红;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杨建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6 陈彬;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观解析[D];东北大学;2006年

7 郭彬;循环经济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D];天津大学;2005年

8 李昕;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和发展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高丽敏;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刘庆广;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秀丽;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徐靖宇;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丹;山东省对外可持续贸易发展效率的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刘新贵;新疆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邹颖;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哈静;循环经济理念下工业建筑遗存的经济价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思思;环境押金法律制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璐;沿海电厂水系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齐志强;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10 江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瑾瑜;;对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11期

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02年12期

3 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4 杜祁林;;青海省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其综合治理[J];防护林科技;2006年05期

5 朱瑞博;;模块生产网络价值创新的整合架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6 王思齐;崔金星;;四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7期

7 刘红林;徐永利;姚伟;;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勇;;对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9 包群;彭水军;阳小晓;;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基于六类污染指标的经验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10 夏蕾;马友华;栾敬东;张承祥;姜洪智;尹昌斌;;构建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成男;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及对策[J];满族研究;2003年04期

2 陈丽新;对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学讨论[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杜宗勇;;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教育研究——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周晶;;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资本与生态文明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礼刚;;西部民族地区灾害与减灾防灾经济效益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4期

6 李清源;;西部民族地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共赢的路径选择[J];青海环境;2009年04期

7 倪志远,孟淑萍;知识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路径[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8 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链接途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钟熠;;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10 王小君;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发展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高娃;;抓住时机,发挥优势,加快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2 夏连仲;孙兆文;王有星;;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杜受祜;;“绿色GDP”引领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曾德盛;;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与西部民族地区开发[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邱奇;刘延平;;西部民族地区交通经济带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郑长德;;对外贸易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曾德盛;;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与西部民族地区开发[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8 谢长进;;制度供给: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路径[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9 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本的形成与资本市场的发展[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10 马贤惠;冯伟;张丹;;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长德;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战略选择[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法律与政策[N];光明日报;2002年

3 康学海(作者系合作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加快构建长效机制 永葆西部民族地区党员先进性[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4 杨继国;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N];宁夏日报;2006年

5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心理学系 陈秋燕邋钱敏 郭娅;西部民族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刘小岷;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与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 苏振锋;西部民族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途径[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杨明洪;加快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九个抓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记者 张立;大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实施生态移民[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苏振锋 柯淑娥;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选择[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颂文;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李盛刚;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艾尔肯·艾则孜;多元宗教文化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赵新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吴建国;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D];四川大学;2003年

7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曹海英;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朱瑾;西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陈徐奉;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2 阙芳菲;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马海师;西部民族地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凤霞;西部民族地区本土化就业论[D];四川大学;2005年

5 尚衡;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张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机制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侯正林;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8 刘志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王健;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筱灵;社会资本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77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77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