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法律价值评析

发布时间:2018-01-31 10:08

  本文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补偿 公平 秩序 效益 出处:《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林权改革本质上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确权,二是流转,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注重林业经营中的经济效益。林权改革后,随着商品林经济效益的提升,如何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即生态补偿制度调动林农对公益林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可持续发展时代背景下意义重大。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解决了公益林生态外部经济性的市场失灵问题、公共物品属性的非排他性问题,体现了公平正义价值;消除了林权改革给生态安全带来隐患的消极影响,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体现了秩序价值;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体现了效益价值。
[Abstract]:The reform of forest property rights is essentially composed of two links, one is to confirm the right, the other is the circulation, with profit as the main purpose,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forestry management. After the forest property right reform,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ommercial forest economic benefits. How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forest farmers on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through the interest driven mechanism, namely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solves the market failure problem of ecological external economy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the non-exclusive nature of public goods, and reflects the value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It eliminat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forest right reform on ecological security, maintains the harmonious order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embodies the value of order. With less investment, the ecological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are maximized and the benefit value is embodied.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林权改革视阈下公益林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编号:09BFx04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
【正文快照】: 国家体改委、林业部1995年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体改农[1995]第108号)提出:“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划分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大林种的基础上,将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纳入商品林类,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纳入公益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建远;;民法典的制定与环境资源及其权利[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4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松;关于对建立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司法审查制度的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马生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价值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李青武;我国《专利法》中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策——兼论等同原则在我国专利保护中的适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莫湘益;论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扩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朱理;;论我国行政价值的失范与重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乔永平;聂影;曾华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10 李青武,刘锐;法律视角中的公司信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常纪文;;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的法制培育问题——日本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范一丁;;司法自由裁量权公正的程序保证[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赵强;;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程序制度若干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周林彬;WTO规则的法律经济分析与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新;论法律推理[D];河南大学;2001年

2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毕雁英;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关联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李彩虹;公共政策价值论[D];湘潭大学;2001年

7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8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梁迎修;论法律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建远;准物权的理论问题[J];中国法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功舜;;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内涵及制度构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尊梅;韩学平;;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江华;丁国峰;;困境与出路: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7期

4 王洪飞;王桂菊;张旭;;初探黑龙江省煤炭城市环境保护法律问题[J];商业经济;2011年12期

5 程亚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孜;;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珊;;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立法初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向佐群;;我国生态公益林保护的专门立法构想——《公益林保护条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凤远;;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简论[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王干;王芳;;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水土保持法》[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焦艳;王世进;;国外主要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借鉴[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曹明德;万丽丽;;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7 丁学坤;;泛珠三角区域自然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学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余蓓蓓;;论林权冲突的调处和平衡[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王莹;;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张丽丽;;黑龙江省湿地法律保护的不足与完善[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李峻峰;突出工作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N];法治快报;2008年

2 记者 王海燕;水源一级保护区禁船禁装卸码头[N];解放日报;2009年

3 徐洹;强化保护措施 推进生态建设[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见习记者 蔡新华 通讯员 罗迪君;饮用水源保护实现全覆盖[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战卫民 本报见习记者 王敏娜;保下游喝水让上游吃饭[N];辽宁日报;2009年

6 记者 韩乐悟;征用和使用草原将依法缴费[N];法制日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吕东浩;政协提案相关建议尽现其中[N];友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艳;公益林生态效益市场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2 郭东兴;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构想[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良海;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婧;我国集体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冯毅;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6 辛晨;我国社区自然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石欣;论海岛保护法的根本宗旨:生态保护优先[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葛俊宋;完善新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9 伍寅啸;流域环境治理法律问题及其对策建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10 崔君君;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8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78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f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