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侵权与一般侵权辨析

发布时间:2018-03-02 23:28

  本文选题:环境侵权 切入点:一般侵权 出处:《商业时代》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环境权、环境侵权的概念,对环境侵权与一般侵权进行比较,并结合社会现实对其进行理论辨析;基于环境侵权间接性的本质特征,对生态破坏是否属于环境侵权标准进行分析,以期对完善环境侵权制度有所裨益。
[Abstract]:By combing the concepts of environmental right and environmental tort, this paper compares environmental tort with general tort, and analyzes it theoretic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social rea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rect environmental tort. This paper analyzes whether the ecological damage belongs to the environmental tort standard,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environmental tort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人文社科专项:陕西发展现代农业的法规政策研究(No.Z109021107)
【分类号】:D922.6;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鹤群;;“解释论”语境下的环境侵权私法救济——以《侵权责任法》第65、66条为中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薄晓波;;论环境破坏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与责任构成要件[J];研究生法学;2011年02期

3 罗丽;;再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评《侵权责任法》第65条[J];清华法治论衡;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李爱平;;宁夏生态建设成效及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9期

3 刘文涛;公司环境侵权及其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5 朱广华,周玉华;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6 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7 崔金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环境法解释与制度构造[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1期

8 彭俊瑜;;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孙明娟,安喜厌;论环境侵害救济的社会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何艳梅;;跨国污染损害赔偿法律规则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赛;蓝楠;;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许飞琼;;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4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毛涛;;我国水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原笑;施燕;苏倪;;试论水污染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俏;;浅析《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源的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创新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和春军;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陈文;生态物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俊珍;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高珊;我国船舶企业环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周红占;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马婵娟;我国环境侵权损害公共补偿基金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杜鑫磊;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冯曾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晓环;环境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家弘;;论法官造法[J];法学家;2003年05期

2 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3 王成;;环境侵权行为构成的解释论及立法论之考察[J];法学评论;2008年06期

4 马栩生;;因果关系推定研究——以环境侵权为视角[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5年00期

5 张璇;论环境侵害的归责原则[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马军;;中国环境执法三大障碍[J];世界环境;2010年02期

7 李薇;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J];外国法译评;1995年04期

8 刘璐;缪宇;;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与举证责任的分配——《侵权责任法》第8章“环境污染责任”的理解与适用[J];政治与法律;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霞;环境侵权行为的特征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Z1期

2 张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若干问题之探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金瑞林;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4 卓向东;论环境侵权及其民事责任[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孙法柏,王峰;环境侵权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周珂,杨子蛟;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7 段秀燕;环境侵权公诉制度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8 肖海军;论环境侵权之公共赔偿救济制度的构建[J];法学论坛;2004年03期

9 朱艳艳;论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陈泉生;论环境侵权的诉讼时效[J];环境导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蓓蓓;;论风险社会中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马洪;;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武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之特殊性[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兰希;;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的低标准证明[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蒋亚娟;赵君;;论大规模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实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李晓蕾;;环境侵权案件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7 王宗廷;;环境侵权的公益诉讼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8 罗世荣;于春方;于剑峰;;环境公害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刍议[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9 罗世荣;于春方;于剑峰;;环境公害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刍议[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10 陈屹立;;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方式的经济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省闽侯县人民法院 叶遵义;如何确定共同环境侵权责任?[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中国政法大学 高菲斐;环境侵权民事司法救济的主要特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 刘海鸥;环境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及其应用[N];光明日报;2008年

4 竺效;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思考[N];法制日报;2009年

5 毛瑞兆;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及法律对策[N];发展导报;2003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韩世远;一般侵权与特殊侵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记者 尹宁静 通讯员 罗冬雷;乡村NGO化解环境侵权难题[N];泰州日报;2009年

8 张俊;不该忽视的4个条款[N];中国环境报;2010年

9 记者 余星涤 李军晶;人为诱发地灾应追究环境侵权责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东郭逡;从李凯强案看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杨朝霞;环境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李冬梅;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上的环境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蔡永民;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高益民;海洋环境保护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陶卫东;论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张诺诺;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芳;论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刚;论介入因素对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许婷婷;跨国环境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莫晓敏;论环境侵权二元归责体系[D];广西大学;2003年

5 印卫东;论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D];河海大学;2004年

6 林莺;论共同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刘润发;论环境侵权及其救济[D];中南林学院;2003年

8 陈雪婷;中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相关制度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丁晓阳;论跨国公司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与追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林惠慧;我国环境侵权及其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8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558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