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2 09:11

  本文选题:生态环境 切入点:生态环境损害 出处:《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生态环境损害和传统的环境侵权不一样,在产生因素、危害过程、表现形式、危害结果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是一种新型损害,属于对生态领域的环境损害。生态领域的环境损害比传统领域的环境侵权纠纷涉及的问题更复杂棘手,属于新生事物,需要打破旧法律思维的局限,用新视角来看待。从中国当今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方面的缺陷和相关救济制度的缺失,使生态环境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复和保护,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在展开构建方面,通过实证梳理和研究,找出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不足,再以欧盟、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先进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基础,借鉴适合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发展的部分,即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完善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化赔偿机制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全面成熟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为更好的解决生态领域中的环境损害赔偿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顺利有序的开展生态领域的环境损害工作,及时有效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环境并预防环境受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营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
[Abstract]: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tort. It is a new type of damage because i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s of producing factors, harm process, manifestation, harm result and so on.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in the ecological field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intractable than the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environmental tort dispute in the traditional field, and it belongs to the new thing and needs to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the old legal thinking. Look at it from a new angle of view.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day,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defects in the legisl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the lack of relevant relief syste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not be repaired and protected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ner,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he people.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we find out the deficiency of the legal syst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in China, and then base on the relatively mature and advanc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par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in our country, that is, by strengthening the legisla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ompensation, perfecting the socialize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and the pluralistic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 comprehensive and mature legal system for the compens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i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in the whole country to provide a legal system for bette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mpensation for environmental damage in the ecological field, so that the compensati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an be compensated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re are rules to follow," the smooth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field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work, timely and effective repair of the damag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event environmental damage, restore the virtuous cycle of the ecosystem, and strive to create "gr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芳;关于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2 尹辉;;关于对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的思考[J];华夏星火;2005年08期

3 王灿发;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框架和内容的思考[J];法学论坛;2005年05期

4 梁文莉;;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研究[J];政法学刊;2009年01期

5 陈开琦;;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社会责任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刘长兴;;环境损害赔偿法的基本概念和框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潘德勇;;欧盟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对中国的借鉴[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王小飞;;长株潭实验区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探析[J];云梦学刊;2011年04期

9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J];江苏氯碱;2013年01期

10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J];吉林环境;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环境损害赔偿问题亟需高度重视[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2 李锴;周辉;;试论建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的国家责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那力;孙丽伟;;从Amoco Cadiz案看环境损害赔偿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震;如何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N];中国环境报;2012年

2 记者 王春华;制订环境损害赔偿法增大违法成本[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袁定波 张亦嵘;环境损害赔偿亟待专门立法[N];法制日报;2006年

4 中国农工民主党;建立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民工党中央;建立和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N];江淮时报;2013年

6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 吕忠梅 《法制日报》记者 廉颖婷;建设美丽中国 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制正当时[N];法制日报;2012年

7 江苏省环保厅 贺震;尽快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N];人民日报;2013年

8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副教授 杨素娟;日本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利明;污染损害要处罚更要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N];中国环境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晨;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敏;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朱莹;我国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颐;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翟彦鹏;我国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亚平;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黄雪莹;我国船舶油污致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7 杨自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

8 周红占;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陈晓环;环境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吕中诚;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00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600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