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发展生态林业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选题:黄土高原 切入点:生态林业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特殊的地貌景观与人为因素的双重结合,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成为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两大问题,直接影响该地区生态林业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但是没有法律制度作保障,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巩固黄土高原生态林业建设。目前,黄土高原生态林业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行政执法存在缺陷,法律监督不得力。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应进行生态林业法制建设,要着重健全生态林业主要法律及配套法规,建立黄土高原生态林业特区管理制度,创新生态林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度以及完善该地区林业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Abstract]:Beca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special landforms and human factors,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erosion become the two most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Loess Plateau. The project of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alleviates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to some extent, but without legal system, it cannot fundamentally promote and consolidate the ecologic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ecologic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 not perfect, the support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is defective, and the legal supervision is not effective. In order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of the Loess Plateau, the legal system of ecological forestry should be constructed.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forest owners' laws and regulations, establish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cological forestry special zone on the Loess Plateau, innovate the target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ecologic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forestry resources in this area.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供给管理法律制度研究”(10XFX02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63;F3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姚顺波,张雅丽;西北林业政策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傅伯仁;;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年06期
3 王宏巍;完善我国林业立法与依法治林[J];中国林业企业;2004年02期
4 高芙蓉;略论内蒙古的林业法制建设[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慧霞,冯佰利,李海华;中国农牧交错带环境恶化态势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彭珂珊;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6期
3 彭珂珊;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J];青海草业;2002年04期
4 彭珂珊;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J];四川草原;2003年03期
5 彭珂珊;浅析农牧交错区特殊地位与生态环境建设难点[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冬梅;;完善我国的林业法治建设[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包庆丰;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政策执行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王心同;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鲁绍伟;河北省坝上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赵冬梅;城市森林建设的立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黄亚珍;林业产业化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范小巧;半干旱黄土高原区苜蓿的种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5 周厚胜;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凡斌;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林业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陶伟,郭来喜;宁夏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分区评价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1期
3 王亚强,王兰民,张小曳;GIS支持下的黄土高原地震滑坡区划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4 白义;周自翔;许升全;;基于GIS的陕西蝗虫地理分布及区划分析[J];动物学研究;2005年05期
5 李素清,李斌,张金屯;黄土高原植被数量区划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
6 舒若杰;高建恩;赵建民;吴普特;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分区探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3期
7 马蓓蓓;薛东前;阎萍;代兰海;;陕西省生态经济区划与产业空间重构[J];干旱区研究;2006年04期
8 潘贤君,胡宝清;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方法探讨——以大连地区陆域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为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年03期
9 周华,杜历,周伟国,谢静华;宁夏河套灌区农业节水分区与模式[J];节水灌溉;2005年02期
10 邓振镛,尹宪志,陈艳华,蒲金涌,刘明春,李耀邦;甘肃三种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
本文编号:1602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60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