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与法律对策
本文选题:沿海开发 切入点:淡水资源 出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摘要】:自从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但淡水资源的缺乏问题却极大地限制了这一规划的实行。如何通过合理规划调水工程、推行节水措施等手段并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解决淡水资源缺乏问题,已成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命题。
[Abstract]:Since Jiangsu coast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su coastal area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and support, but the lack of fresh water resources has greatly restric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lan.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fresh water resources by means of rational planning of water diversion projects, carrying out water-saving measures and perfecting relevant system systems has become a proposition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Jiangsu coastal development strategy.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0年度“江苏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招标课题《江苏沿海开发地方立法研究》(课题编号:SFH2010A01)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水资源优化配置法律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红霞;周明勇;;我国水资源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叶健;苏长城;袁文秀;;江苏省沿海水利状况与规划思路[J];江苏水利;2007年01期
3 魏加华;张远东;黄跃飞;;加利福尼亚州水银行及水权转让[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年06期
4 汪恕诚;水权和水市场——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1期
5 金亚飚;;城市生活污水作为钢铁工业水源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0年03期
6 陈群生;戚歆;张凯;;海水淡化解决沿海城市工业用水的途径浅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Basin Water Market Construc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5期
2 王提银;诰永权;;进一步完善宁夏水权转换制度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3 彭新育;吴旭贤;;流域水市场建设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4 黄金凤;;试析环境保护视野下水权转让合同界定[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张晓军;侯汉坡;徐栓凤;;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北京市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陈旭升;李磊;;我国水权交易发展中若干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7 罗世荣,黄璐;完善我国农村水权法律制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才惠莲;;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生态补偿的法律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郁,吕东辉,秦丽杰;基于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分析[J];地理科学;2003年01期
10 史银军;粟晓玲;;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多目标优化分配——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辉;;水权:体系与结构的重塑[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才惠莲;;美国跨流域调水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曹麟;;创建和谐发展、优化配置的节水型社会[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戎丽丽;水权质量与水资源经济效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靳雪;水权银行的建设与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陈玮;山西省水完全成本测算及定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蒋旭光;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罗鸣令;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济干;区域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8 王宏江;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综合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9 冯宝平;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李亚伟;水资源系统模糊决策、评价与预测方法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华;东平湖水资源产权管理与运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文怀东;建立地下水银行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文忠;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彩虹;邯郸市水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志琴;论健全我国的水权交易制度[D];江南大学;2010年
6 张苑南;东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及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时光;山东省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姚丹;湘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郝真;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新鲜;县域水资源使用权的动态分配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晓鹏,武春友;水资源价格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袁丽芝;;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的几点建议[J];民营科技;2008年11期
3 胡明;曹志鹏;;现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人民长江;2007年11期
4 曹永潇;方国华;毛春梅;;我国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现状分析[J];水利经济;2008年03期
5 沈大军,朴哲浩;浅谈水资源费[J];中国水利;2000年02期
6 沈大军,王浩,蒋云钟;流域管理机构:国际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建议[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峰;;海底也有淡水[J];百科知识;2006年05期
2 张立城;我国的淡水资源与水质污染[J];百科知识;1995年10期
3 未名;世界淡水资源供求形势依然严峻[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年05期
4 周亦舟;张立梅;;开发海底淡水[J];新知客;2007年03期
5 韩王荣;;无法取代的“透明白金”[J];少年科学;2006年03期
6 王军,王鹏;发展中国家淡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J];世界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7 关君蔚;淡水资源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监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8年06期
8 江伟钰;我国淡水资源持续利用与依法治理的若干思考[J];科技与法律;2003年03期
9 姜秀云,贾理珍,韩明;浅谈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0期
10 武深秋;;水资源危机——新世纪战斗的导火线[J];水利天地;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晔;;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政策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2 张孚专;陈安东;;浅析洞头海岛淡水资源的现状与利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2辑)[C];2005年
3 曹勇;陈吉余;;河口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长江口南汇东滩近岸淡水资源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傅云飞;刘国胜;;印度洋试验(INDOEX)期间机载微波对云水反演研究的介绍[A];大气物理、云雾物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桂萍;钱永德;吕艳东;;关于“抗旱指数”的含义需要拓宽为“综合抗旱指数”的建议[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张强;;生活小区污水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傅云飞;;序[A];大气物理、云雾物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戚道孟;周庆春;;论我国水权转让制度的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海龄;;珠江口海底淡水资源的存在与意义[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李北方;;农业和淡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学强 山西省平遥县水务局;农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需加强[N];中国水利报;2007年
2 宋玉龙;协会管理模式使农民用水走向可持续发展[N];青海日报;2010年
3 姚润丰 邓苏勇;我国2万家用水户协会管理灌溉面积近1亿亩[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顾仲阳;用水户协会帮农民节水省钱[N];人民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马生录;用水户协会突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困境[N];中国水利报;2009年
6 通讯员 王达权;宾川全力作好用水大文章[N];大理日报(汉);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文光 通讯员 周恪如;体制一改天地宽[N];中国水利报;2008年
8 童杨;泰宁县首个用水户协会成立[N];三明日报;2008年
9 记者 肖军邋通讯员 雷国荣 段丹;麻阳用水户协会作用大[N];湖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杨军 通讯员 张正吾 詹正雄 秦泽湘;桃江创新用水管理模式[N];湖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以红;水权市场建设与运作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曹勇;长江口南汇东滩近岸水域淡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史长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徐彦泽;沧州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与稳定同位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张宗才;有机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D];四川大学;2005年
6 孟春红;土壤水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书玉;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县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程海燕;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机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普;中国水资源市场化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彭澄瑶;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水生态环境修复[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转;关于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建立水银行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文怀东;建立地下水银行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宽;治理性干旱[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薛玉洁;农民用水者协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杨海燕;吉林省用水户协会运行机制及绩效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6 常红;贵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查振林;磁场—电场协同吸附去除水中离子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陈艳丽;灌区改革中用水户协会自立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9 韩杨;我国发展海水利用产业的背景与布局条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卢志锋;河西地区农民参与式灌溉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16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1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