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审判庭体制研究
本文选题:环境审判庭 + 环境保护 ; 参考:《郑州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对环境问题也更加重视,致使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在我国,涉及环境问题的纠纷一般都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解决,很少进入司法程序。近几年来,围绕着环境保护这一时代主体,为及时有效地解决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我国在环境纠纷专门审判组织的设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对设立环境保护专门审判组织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在理论界,虽然多数专家学者对设立环境保护审判庭还存在质疑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大多是针对环境保护审判庭设立后的运作及其与审判体制和其他法律制度的协调等方面,而对于环境保护专门审判组织的设立与否问题,多数专家学者对此都给予肯定。在实践中,我国某些地方已经设立的环境审判法庭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等待解决,但无可否认的是,环境审判法庭的设立在解决环境纠纷、从根本上加强环境事故责任追究、解决行政效力不足、促进环境司法的强化与优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对其进行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保护专门审判组织设立实践的详细介绍,进一步指出了我国设立环境保护专门审判组织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所存在的困境,并从环境审判庭的设立与我国审判组织体制的协调、环境审判庭的设立与其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设立环境审判庭的其他特殊要求三方面对我国环境保护专门审判组织的设立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便真正实现我国环境问题的司法化救济,使环境保护专门审判组织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our country, and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m, which leads to more and more dispute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roblems.In China, disputes involv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generally resolv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arely enter the judicial process.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solve the social conflicts and dispute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ner, China has been actively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adjudication organiz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disputes, around the main body of the tim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 order to solv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ner.Theorists and practitioners also discussed and ponder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pecial trial organiz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although most experts and scholars still have doubt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ial chamber and have raised a lot of questions,However, most of these issues focus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amber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and its coordination with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other legal systems, an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pecialized trial organiz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ost experts and scholars give affirmation to this.In practice,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environmental trial courts that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some parts of our country,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trial courts is aimed at resolving environmental disputes and fundamentally strengthening the accountability for environmental accidents.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the shortage of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and promoting the strengthe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ha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opularizing it.Through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setting up a special trial organiz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further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pecial trial organiz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An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trial Chamber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our country's trial organization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court and the perfection of its supporting leg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other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tribunal,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In order to truly realize the judicial relief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and make the special trial organ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y its due positive rol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2;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粟;;公益诉讼可否成为环保利器?[J];绿色视野;2009年10期
2 张驰;;中国生态健康论坛:生态文明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出路[J];法人杂志;2009年12期
3 孙瑞灼;;环境公益诉讼“救济基金”值得期待[J];环境保护;2010年08期
4 李春林;;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人大研究;2007年10期
5 唐忠辉;;以公益诉讼促环境维权[J];环境教育;2010年02期
6 孙瑞灼;;“救济基金”值得期待[J];环境;2010年05期
7 汪劲;;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何时才能浮出水面?[J];世界环境;2006年06期
8 王灿发;;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及其争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沈玉军;;试论六五普法期间环境公益诉讼[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4期
10 孙瑞灼;;检察机关代提环境公益诉讼意义重大[J];政协天地;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学恩;;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曲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张捍卫;;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朱晓勤;何锦龙;;中国水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与展望[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9 王干;罗承菊;;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最优原告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郭小东;;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储皖中 本报实习生 施怀基;成立近两年仅受理一起环保公益案[N];法制日报;2010年
2 记者 胡洪江;社团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吕金平;法界精英会诊环境司法难题[N];云南政协报;2011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环境公益诉讼困局如何破解?[N];中国环境报;2011年
5 孙秀英 胡娜;海南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6 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张泽彪;推动我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N];海南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蒋朝晖;推进环境司法还有多少难题待解?[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郄建荣;环境司法专门化陷入纠结[N];法制日报;2011年
9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法学博士 田成有;云南法院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勇闯“十关”[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顾怡;环保法庭:新机构要发挥新功能[N];贵州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洪永红;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沈楼燕;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杜辉;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模式转变[D];重庆大学;2012年
8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石时态;民事执行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妙婕;我国环境保护审判庭体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曹英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破冰”案之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3 赵苹苹;环保法庭设置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4 瞿年生;我国环境保护法庭建设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骆丽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妮娜;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海涛;浅议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D];河南大学;2010年
9 苏翠芸;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沈玲玲;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52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5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