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权利话语的反思——兼论中国环境法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8-04-15 19:50
本文选题:环境保护 + 权利话语 ; 参考:《法商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我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受到环境保护权利话语的强大影响,分别形成了环境权理论和环境维权解释框架。尽管目前对环境权理论已经有所反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权利话语的支配。对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深入分析表明,公众基于环境权利意识觉醒而通过群体性事件维权只是权利话语的理论想象而不符合中国现实;而基于环境维权框架提出的法律对策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阻碍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因此,应在肯定环境保护权利话语历史贡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反思,并在环境法理念、功能和制度层面上予以适度调整。环境法学者应在破除权利话语迷思的基础上,对理论的边界与实践的发展保持自我反省和高度敏感,方能实现环境法的转型与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law in China are influenced by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the discourse on the righ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2013)D101]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周少青;“多元化”:后矫正时期的权利话语[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刘永涛;苦难记忆之门的开启与救赎[N];团结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伊涛;权利话语的中国语境及其儒学背景[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郗雨;论里斯·简小说中的历史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55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5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