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施中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清洁发展机制 + 气候谈判 ; 参考:《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如何应对由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全球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大会于1992年通过了旨在控制气候变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降低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搭建了一个整体框架,,并进一步在1997年通过了具有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从而明确了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京都议定书》不仅为发达国家规定了义务,还为促进碳减排提供了市场手段——引入了三种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发达国家为降低其减排成本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合作,输出技术和资金从而获得项目减排量的机制。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碳排放大国的中国在CDM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CDM的实施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CDM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主体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即CDM的概述、CDM的发展前景以及我国CDM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第一部分是CDM的概述,主要介绍了CDM产生的背景及其相关的国际公约,接着对CDM的运作规则进行了阐述,包括CDM的参与资格、涉及的主体、融资模式以及CDM项目运作程序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笔者回顾了CDM的发展历程,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和说明了我国在国际气候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以及做出的努力。 第三部分简单论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我国在CDM的项目实施中暴露出的相关问题。笔者对我国相关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项目主体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交易风险等方面做出了分析,并论述了CDM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CDM相关法律进行完善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笔者对之前提出的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回答,就我国实施CDM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措施提出了完善中国CDM的建议。
[Abstract]:How to deal with climate change caused by greenhouse gases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 for mankind.In a concerted global effort,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in 1992 adopted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to control climate change, which provides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reducing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The binding Kyoto Protocol was further adopted in 1997, clarifying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 obligations of developed countries.The Kyoto Protocol not only imposes obligations on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also provides a market tool for carbon abatement by introducing three mechanisms.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one of the mechanisms in which developed countries cooperate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reduce their emission reduction costs and export technology and funds to obtain emission reductions.A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a big carbon emitter, China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CDM.In this paper, the related legal problems of CDM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main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at is, the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DM and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actice of CDM in China.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CDM,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CDM and its relate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then expounds the operation rules of CDM, including the participation qualification of CDM, the main body involved,Financing mode and CDM project operation procedure several aspects.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DM, looks forward to its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analyzes and explains our country's position and efforts on international climate issues.The third part briefly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DM Projec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introduces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DM project in China.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the transaction risks existing i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ject in our country,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DM and the necessity of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laws of CDM.In the fourth part, the author gives a corresponding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raised befo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erfect China's CDM on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implementing CDM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小红;;清洁发展机制(CDM)简介[J];科技资讯;2008年18期
2 孙欣;;煤层气领域CDM项目最新进展[J];中国煤炭;2007年04期
3 陈连生;;律师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中的机遇与责任[J];法治研究;2010年10期
4 郑飞;王灿;;广西制糖工业糖蜜废水处理中的CDM机会[J];甘蔗糖业;2008年04期
5 薛强;蒋松;王勇;;清洁发展机制(CDM)在我国钢铁工业的实施现状和潜力分析[J];钢铁技术;2007年06期
6 齐海云;张一婷;张尊举;姚淑霞;;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格性识别方法[J];环境保护;2008年24期
7 段英涛;;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在青藏高原的实施意义[J];青海环境;2007年01期
8 程回洲;抓住清洁发展机制为中国带来的机遇[J];中国水利;2005年16期
9 王贺礼;熊继海;严玉平;;节能减排与清洁发展机制[J];江西能源;2007年03期
10 陈亮;刘玫;;我国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情况及标准需求调查研究[J];标准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晓露;杨柳;;清洁发展机制与我国林业碳汇的发展[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守雷;高宇;;浅析清洁发展机制的理论基础[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胡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马宗虎;刘继军;孙亚男;南国良;董仁杰;;养殖场小规模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捆绑开发[A];畜牧业环境、生态、安全生产与管理——2010年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忠民;郑长德;;碳金融时代中国面临的挑战[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6 王伟;刘尚余;赵黛青;;清洁发展机制(CDM)与我国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发展[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德顺;郑照宁;潘滔;;清洁发展机制与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引进[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李光谱;;中国碳金融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分析——基于SWOT的角度[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张剑波;李建新;郑皎;王永川;袁镇福;;中小型生物质气化炉CDM项目减排效益分析[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健;吴楠;;清洁发展机制CDM在我国碳减排方面的应用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洁发展机制在全球范围及我国的进展概述[N];中国财经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詹铃 梁钟荣 特约记者 尹一杰;国际碳交易舞弊真相调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记者 李学华;非洲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将成倍增加[N];科技日报;2010年
4 星文;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相关项目实施[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秀凤;清洁发展机制时下要机智[N];中国环境报;2009年
6 齐小乎;HCFC—22生产的增长与需求始终是相适应的[N];中国会计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马丰敏;碳交易价格走低引发清洁发展机制市场悬念[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8 曲照贵邋李铁军;天津清洁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筛选进入尾声[N];中国石化报;2008年
9 记者 杜吟;清洁发展机制仍是未来碳交易最佳工具[N];中国质量报;2010年
10 何燕;甘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年收益已达两亿[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坤;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陈冠伶;国际碳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艾轶伦;清洁发展机制下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林德荣;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康旭东;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潜力与波及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丕东;中国能源环境政策的一般均衡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何云云;清洁发展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棉;论气候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张媛;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琪;CDM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巧英;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彭菁菁;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施中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8 任春梅;清洁发展机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伟伟;清洁发展机制交易关系权利客体及其权利属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陈曦;国际气候合作下的中国清洁发展机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8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5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