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湿地保护立法的完善
本文选题:和谐社会 + 湿地保护立法 ; 参考:《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摘要】:当前,我国的湿地保护立法还存在大量缺陷和不足。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关的行政部门必须加快完善湿地立法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健全湿地管理体制,等等。由此,我们便可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湿地资源,继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bstract]:At present, the wetland protection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still has a large number of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must speed up the improvement of wetland legislation. The specific measures include: making special regulations on wetland protection, perfecting the ecological benefit compensation system, perfecting the wetl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As a result, we can better protect our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n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分类号】:D92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熊作明;韦永培;吴涛;;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规划[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2 佟才,王虹扬,何春光,盛连喜;城市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及其效益分析[J];吉林林业科技;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景刚;基于资源价值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舒智晖;转型期社会冲突与法治秩序建构[D];湘潭大学;2006年
2 江婷;南京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造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郑艳伟;番禺区湿地景观时空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质量预测[D];广州大学;2007年
4 吴斌;法治视野下的刑事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刘锋;和谐社会视野中加强党对统战工作领导的路径探索[D];南昌大学;2007年
6 郁万鑫;江苏盐城湿地遥感动态监测与景观变化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王志蓉;滨水城市的生态理想[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丽君;王海英;;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11年03期
2 刘秀娟;;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魏强;;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行政公开[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晓华;;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立法与民主参与[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辉;;和谐社会理念下环境保护法之定位[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牛玉兵;;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行政立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志洲;林和静;;构建和谐的行政补偿制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武静;彭欣;李希昆;;论环境权与和谐社会[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6 张超;;政府信息公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和必由之路[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邓泽;;坚持依法行政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美珍;戈琳;;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闵浩;王宇红;;权利抑或义务:环境保护的理念重构与入宪路径选择——以排污权制度的引入为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10 董华;;用和谐理念指导我国《矿产资源法》的修改[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姣凤;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的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徐栩;行政调解制度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文鹏;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立法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黄坤;和谐社会视野下宗教立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王小琴;行政契约的法理本源探析[D];山西大学;2005年
6 龚炜;群体性事件处置相关法律问题[D];苏州大学;2005年
7 郑磊;法治行政视野下和谐社会的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殷献满;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理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9 欧阳山;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炳文;行政合同分析及其法律地位提升[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93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9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