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环境权的文化解释

发布时间:2018-04-26 15:17

  本文选题:环境权 + 法律文化 ; 参考:《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形成了文化多样性,因此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文化密切联系,保护文化就是保护环境。应用文化阐释的方法来分析环境权:第一种含义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第二种含义是根据法律文化的操作性定义,对环境权进行分类。这两方面是互相联系的,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环境权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揭示了环境权范畴在中国语境中的精神理念和操作性功能。
[Abstract]:The divers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ms cultural diversity, so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culture, and protecting culture i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first is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second is to classify the environmental right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legal cultur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category of environmental right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reveals the spiritual concept and operational function of the category of environmental right in Chinese contex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广西“十一五”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西地方立法的问题分析——以北部湾经济区条例制定为例”(08BFX006)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包茂宏;德国的环境变迁与环境史研究——访德国环境史学家亚克西姆·纳得考教授[J];史学月刊;2004年10期

2 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生态主义法律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汤夺先;;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蒋蓉华;焦俊刚;刘曲华;;基于绩效棱柱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部旅游地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云南丽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5 傅新球;;女性参与权色交易的社会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端庆,毛国红,曹大文;加强法制建设是推进21世纪我国高教发展的重要基础[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吕柳玲;;两大法系之代理理论及其比较[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张定贵;;安顺屯堡文化价值要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曲沛;;论法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静;;从思想到生活:中国法学的目的迷失及找回——《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所开启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强世功;;法律移植的终结——对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反思[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4 何晓榕;陈泉生;;从“生态人”视角探悉环境权理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姜明;蔡守秋;;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教育立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韩从容;;新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蕾;;环境权基本人权属性的法理学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卉卉;;我国环境权益群体性诉讼之探析——相关问题的反思与域外借鉴[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云文;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双;股东资格确认的法律实证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马锡兰;中、日保险法的告知义务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学;;对环境权的再审视——以“人类-自然”环境系统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丁常益;顾航萍;;简析环境权[J];网络财富;2010年11期

3 许姣;;浅析环境权的相邻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4 徐丰果;;环境权新探[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杜仕菊;;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环境权保护[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年06期

6 彭光华;;论环境权利[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7 谌丽;王蓉;;论基于森林资源的公民环境权[J];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06期

8 蒋毅;黄树标;;论环境权及其司法救济途径——兼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9 王羽,陆雍森;“共同体”范围扩展与环境权利体系——可持续发展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10 谭丕振;;人权视野下的环境权[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玲;颜峰;;探析法律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郑萌萌;;论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以电视旅游节目为例分析[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序[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宇文利;;包容与城市文化多样性[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吴风玲;;“文化多样性、发展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7 徐建;;文化多样性及其生态考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房广顺;;国际关系视角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9 何星亮;;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郭佩惠;;论文化多样性与和谐文化[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国发邋闫弘宇;推进法律文化社会化[N];吉林日报;2007年

2 郝铁川 教授;东方法律文化的转型[N];检察日报;2002年

3 仲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N];人民日报;2002年

4 徐涟;中法论坛共商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丁子 杨少波;“富有创造性的DNA”[N];人民日报;2005年

6 余秋雨;全世界的新课本[N];解放日报;2010年

7 曹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初探[N];光明日报;2005年

8 周济;中华文化多样性与科技进步[N];福建日报;2005年

9 杨骏;文化多样性 挑战全球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10 ;世界需要文化多样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泽友;湘鄂西土家族家族司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董斌;反腐小说的文化意蕴与价值[D];兰州大学;2007年

3 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甘措;藏族法律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陈文;生态物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黄华均;草原法的文化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王晓广;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英租威海卫法律文化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2 谭艳;罪刑法定的文化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范文涛;论中国法律文化主体的主体性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继宇;中国传统文化对汉代司法运行机制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小丹;韩非的重刑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6 詹筱茹;法律文化影响下的中法国民诉讼意向差异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馨;权利文化与清末修律[D];湘潭大学;2006年

8 易中华;新疆地方立法中的法律文化本土资源[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9 江成斌;中国法律文化的原型与转型[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刘玉国;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法律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06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06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