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省思与权能重构

发布时间:2018-04-30 10:24

  本文选题: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 权能 ; 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规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该制度在立法目的与制度逻辑上,确立了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概括所有,且其意义最为宽泛,但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运行存在制度运行目标落空、制度实施逻辑错位、制度拓展引致质疑和制度后果功能异化等困境。既有研究从国家所有权权利构造、国家所有权权利实施异化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物权化等角度反思了当前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这些反思性研究指出了制度问题与症结,但也存在过于绝对、难以操作以及难以因应自然资源特殊性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细化与具体化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这四项所有权权能内涵,以及拓展权能种类、体系化构建管理权能来完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
[Abstract]:The national ownership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stipulated in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In terms of legislative purpose and system logic, this system establishes the generalization of national ownership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its meaning is the broadest. However, the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ownership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has the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failure of the operating goal of the system, the dislocation of the logic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e doubt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alien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consequence. The existing studies reflect on the current natural resources state ownership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tate ownership right, the alien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te ownership right and 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state ownership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se reflective studies point out the institutional problems and the crux of the system. But there are also too absolute, difficult to operate and difficult to cope with the particular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so on. We can perfect the national ownership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refinement and concrete possession, use, income, disposition of the four ownership and power connotation, as well as the expansion of the types of power,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power.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大项目“环境法中的权利类型研究”(12JJD820010)
【分类号】:D923.2;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超;;反思与超越:环境侵权救济的内在机制诉求辨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孙宪忠;我国物权法中所有权体系的应然结构[J];法商研究;2002年05期

3 童之伟;;《物权法(草案)》该如何通过宪法之门——评一封公开信引起的违宪与合宪之争[J];法学;2006年03期

4 张璐;;气候资源国家所有之辩[J];法学;2012年07期

5 刘超;;国家所有权客体范围之依据的证成与考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张力;;国家所有权的异化及其矫正——所有权平等保护的前提性思考[J];河北法学;2010年01期

7 李凤章;国家所有权的解构与重构[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8 王军;;国企改革与国家所有权神话[J];中外法学;2005年03期

9 马俊驹;;国家所有权的基本理论和立法结构探讨[J];中国法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亚琼;甘治琦;;物权法草案的中国化分析——论不动产登记部门难以统一的社会根源及其社会危害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陈晓聪;;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思想源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蒙晓阳;;物的概念价值——由物的历史演进归结[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李明发;郑峰;;论抵押权之间竞存时的顺位确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高海;;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收益权融资担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章正璋;关于优先购买权的几个法律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李健芸;田义文;唐晴晖;;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9 林龙;;水权交易第三方环境利益的保护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10 黄茜,徐伟学;论让与担保的设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姜双林;王宝臻;;对水权性质和特征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叶兰;许婷;陈f:寅;;动物的环境法律主体资格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海统;;论资源权的法律构造[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张大安;杨爱萍;;保护耕地 加强征地制度改革 维护社会稳定[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伟;尹红轩;张光辉;梁鹏帅;;我国动物福利法律体系亟待完善[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于霄;英国土地登记法律制度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进军;库区移民安置中农地补偿价格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婷婷;空间地上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本晓;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路径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赖荣华;论共同共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董e,

本文编号:1824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24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