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协商解决环境纠纷机制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8-05-01 08:36

  本文选题:环境纠纷 + 环境冲突协商解决 ; 参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环境法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法治的实现需要正确的政策指引,更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的保障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尤其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健全。环境纠纷能否妥善处理是环境法治中的一个难题,而协商则是近年来备受各国推崇的解决环境纠纷的新机制,它试图通过谈判的路径找寻解决环境纠纷的最佳模式。协商解决环境纠纷对实现环境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完善环境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Environmental rule by la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The re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 needs correct policy guidance, the protection of complete legal system and the perfection of relevant legal system, especially the perfection of legal system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ether or not environmental disputes can be handled properly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environmental law, and negotiation is a new mechanism that has been praised by many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It tries to find the best way to solve environmental disputes through the path of negotiation. Solving environmental disputes through consul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rule by law,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FX119)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真;;企业环境责任确立的正当性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视角[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2 冯彦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研究[J];当代法学;2013年03期

3 蔡守秋;敖安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法治建设的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4 赵惊涛;;低碳经济视野下企业环境责任实施的路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凯一;;企业污染事故犯罪成因及对策分析——以民权县成城公司砷污染案为例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丁丁;黄生娜;;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制——以中美比较为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高清;;论企业环境责任的建构[J];法学杂志;2009年07期

4 周林岩;张贺;;浅谈企业环境责任实现的保障机制——以企业内部机制的完善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5 张秀平;;广东省企业环境责任实施问题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免责事由的适用分析[J];当代法学;2013年04期

7 徐忠麟;;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融合:前提、基础和范式[J];法学评论;2013年06期

8 谭金可;王全兴;;劳动者职场心理安全健康法律保护的域外新动态及其启示[J];当代法学;2013年06期

9 董保华;;社会法研究中“法律部门”与“法律理念”的关系——兼与冯彦君先生商榷[J];法学;2014年02期

10 倪勇;朱杰栋;卜林森;卢敏;薛红艳;;低碳时代我国电子企业产品设计要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华;蒋亚娟;;生态文明与税法学新视野[A];财税法论丛(第13卷)[C];2013年

2 钟凰元;;《环境保护法》首修:生态文明入法——评析《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之指导思想[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小林;冯春萍;;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与环境法制保障[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泽民;刘蒙林;;弘扬草原文化 建设生态文明[A];论草原文化(第九辑)[C];2012年

5 叶晓丹;;论生态资本观对我国环境法之促进[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晓伟;企业环境责任缺失:成因及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莎娜;企业环境战略决策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高展;跨国汽车公司环境责任与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罗爱华;转型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艾琳;集体谈判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金红梅;集体协商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姗;我国汽车行业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姚彬彬;企业环境责任伦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江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郝杰;论企业环境责任的正当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冬梅;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立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景屏;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中的中国企业环境责任[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称;论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企业环境责任制度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8 姚庆禹;论我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丽娜;公司解散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楚秀美;循环经济模式下生产者环境社会责任的制度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坤刚;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两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3 冯彦君;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论纲[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4 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5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6 蔡守秋;;关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的总体构想[J];东方法学;2008年03期

7 刘贯学 ,黎建飞;论健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6期

8 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李炳安;;社会法范畴初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张士元,刘丽;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冯永强 见习记者 王黎明;[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罗伊·莫里森 Roy Morrison 美国新罕布什尔南方大学,明空/编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陈丽平;[N];法制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章军;[N];人民日报;2010年

5 李振忠;[N];消费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玉金;非诉讼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张明涛;;浅析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的构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杨朝霞;;解决环境纠纷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环境保护;2010年18期

4 杨朝霞;黄婧;;如何应对中国环境纠纷[J];环境保护;2012年Z1期

5 江敏;汤元瀚;周莹莹;孙永侠;;环境纠纷行政调解方法探析[J];经济视角;2012年02期

6 方晓毅;;猪的天堂?——工业养猪引起环境纠纷案[J];世界博览;2002年05期

7 王灿发,许可祝;中国环境纠纷的处理与公众监督环境执法[J];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8 高莉;调解在环境纠纷中的适用[J];环境导报;2003年19期

9 黄锡生,邓禾;韩国的环境纠纷行政解决制度及其借鉴[J];环境保护;2004年03期

10 吴勇;;论环境纠纷仲裁[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5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勇;;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反思与重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袁玉娟;刘国芹;;环境纠纷之小型审理模式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3 张式军;;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探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高捷达;;建立多元化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若干问题的探讨[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付兴艳;;浅析环境纠纷中的行政调解[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6 赵杰;;环境纠纷多元化救济方式研究——从救济方式看《环保法》的修改[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陈叶兰;;论跨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8 王清军;;相邻环境纠纷解决的比较法考察[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陈维东;;现阶段环保领域中律师的作用[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0 王灿发;;环境纠纷处理和环境诉讼证据的收集与应用[A];律师环境法律实务培训班教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闫艳 高杰;东台环境纠纷有了“第三方”[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河北省廊坊市环保局 李志强;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环境纠纷[N];中国环境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章宁旦 本报通讯员 林劲标 廖冰寒;多重污染源叠加环境纠纷如何定责[N];法制日报;2013年

4 王海川;资源环境纠纷有了“职业裁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5 绍兴市环境保护局;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妥善处置环境纠纷[N];绍兴日报;2006年

6 方家禾;完善司法低成本解决环境纠纷[N];焦作日报;2012年

7 赵捍东邋王进;东台首设环境纠纷仲裁庭[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家梁 本报通讯员 李黔云;环保合力增信心环境纠纷靠法解[N];法制日报;2014年

9 黄冀军;让好传统有更大的用武之地[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陈媛媛;第三方能否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N];中国环境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理达;环境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丽鹏;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郭文婷;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明涛;浅论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张超;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专门机构的依法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熙璇;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完善[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璧君;论环境纠纷的行政调解[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洋;我国环境纠纷行政调解的法律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赵斌;论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张卉;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28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28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