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垃圾填埋地生态恢复法律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18-05-11 12:47

  本文选题:垃圾填埋地 + 生态恢复 ; 参考:《人民论坛》2014年20期


【摘要】: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垃圾填埋地生态恢复的法律制度,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应采取建立垃圾填埋地生态恢复基金制度、从立法上加强对垃圾填埋地生态恢复的重视、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填埋地生态恢复的水平、健全垃圾填埋地生态效益评估制度等措施,规范完善我国的垃圾填埋地生态恢复法律制度。
[Abstract]:Although China h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a legal system for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ndfill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foreign legal systems,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und system of landfill land,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ndfill site in legisl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ndfill site. Improve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benefit evaluation of landfill and standardize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ndfill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娟;刘婷;徐丽丽;谢文刚;陈朱蕾;;厌氧垃圾填埋系统渗滤液的生物毒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7期

2 梁冰,薛强,刘晓丽;MATLAB在垃圾填埋气体运移数值可视化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6期

3 李秀兰;刘东燕;罗云菊;;山地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环境问题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4 张晓玲,付朝杰;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污染特性研究[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满瑞林,白鸽玲,陈石;垃圾填埋渗沥液输送管道结垢物剖析[J];贵州环保科技;2002年02期

6 郭艳华;阮晓波;周晓津;;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年06期

7 于晓华;何品晶;邵立明;李国建;;垃圾填埋层通风对循环渗滤液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张亚尊;张磊;张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发展趋势[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刘思芳;;农村垃圾亟需规范处理[J];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08期

10 徐楠;;上海:垃圾处理的前生今世[J];新知客;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小松;席北斗;刘学建;王进安;;城市垃圾填埋初期物质转化的光谱学特性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陈国忠;;刍议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的现状与对策[A];2008农村改水改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军;王淑莹;王宝贞;聂梅生;赵红静;;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中试工艺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吴美聪;;垃圾卫生填埋场是我国城乡环卫建设的首选目标[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王银和;杜培清;赵玉柱;夏晓华;;联合厌氧发酵工艺[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美聪;邵凤琴;;论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生态意义[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杨振沂;;垃圾填埋过程渗滤液的处理[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春芸;;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臭气浓度变化特征及检测方法探讨[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9 吴美聪;;垃圾卫生填埋场是我国城乡环卫建设的首选目标[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10 秦侠;姚小丽;;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处理中渗滤液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亮;首府垃圾处理费征收遭遇尴尬[N];伊犁日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骏 实习生 张静华;找回“玻璃瓶换糖的童年时光”[N];解放日报;2011年

3 奚宁宇;垃圾填埋 化害为利[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王健 通讯员 刘文 高城 实习生 边珏 朱思婧;堆肥还田,日“吃”垃圾150吨[N];南京日报;2010年

5 王可;废弃渔具:大海边的电力之源[N];中国渔业报;2010年

6 记者 颜开云 彭玮蔚;每天3700吨垃圾变废为宝[N];长沙晚报;2011年

7 刘扬 通讯员 段金平;垃圾填埋划定京郊十个区域[N];北京日报;2005年

8 龚鸿飞邋记者 邱源虎;省检查组检查区垃圾填埋工作[N];六盘水日报;2008年

9 记者 钱怡;垃圾填埋先增200万立方米库容[N];苏州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刘帅 记者 王玉亮;我省首个垃圾填埋气回收发电项目启动[N];河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郝永俊;基于生物反应器的城市生活垃圾快速降解与渗滤液原位脱氮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杨军;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中的温度—化学耦合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方程冉;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PAEs的迁移转化及其生物降解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彩香;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有机质与内分泌干扰物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5 兰吉武;填埋场渗滤液产生、运移及水位雍高机理和控制[D];浙江大学;2012年

6 付美云;垃圾渗滤液中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行为及其环境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维;准好氧填埋场CH_4减排和加速稳定化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睿;填埋垃圾原位好氧加速稳定化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9 邓昭平;光触媒作用下聚光太阳光对垃圾渗滤液有机质的降解[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闯;北方某废弃垃圾填埋场陈垃圾有机质测定及水解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2 晋华明;某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应用及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王挺;北京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对策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4 陈理卉子;城市生活垃圾低碳化的思路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智新;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回收系统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张建林;对某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程素春;向山垃圾填埋场—尾矿库混合带厌氧菌的分离及其与硫酸盐矿物交互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武鹏;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9 张立凯;燃气型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质成分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付乾;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收运模式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3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73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