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采矿权人的环境保护义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1 12:54

  本文选题:矿产资源利用 + 采矿权 ; 参考:《内蒙古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矿产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塌陷、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于是引起了一个新的值得讨论的话题—谁来保护、如何保护矿区环境?环境遭到破环和污染,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制度。《物权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的规定不完善,导致对采矿权人的义务规定不具体、强制性不强、环境保护的成本过低、环境监督管理弱化等。 环境权理论的产生及实践对采矿权人的环境保护义务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使得采矿权人不仅成为享有环境权利的主体,更成为环境保护义务的责任主体,具有了法律应该强制的,实现公共利益必须的义务。而且随着环境权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经济发展中被重视起来,这使得采矿权人的节约、合理开采义务,采矿后的矿区恢复义务等开始被重视。采矿权人的环境保护义务包括预防性义务和在开采中的义务。预防性的环境保护义务主要体现在采矿权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义务上,即采矿权人通过制定开采计划、对周围环境的考察及开采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的预测,最终提出解决环境的措施,形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开采过程中采矿权人的环境保护义务,包括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专门机构,预防和治理污染,植被的恢复绿化等等。另外,因为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采矿权人也应当通过规范开采技术、综合利用、对尾矿等进行再利用等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并有效的防止环境坡坏和污染等。 采矿权人要履行上述关于环境保护的义务,应当通过缴纳补偿金的方式来完成,这一制度称环境补偿制度。国家在这一制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土资源部和地方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环境补偿制度的有关规定,监督采矿权人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最终有效的防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 series of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emerged in the process of mine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such as vegetation destruction, soil erosion, land collapse, wat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ealth of human beings, thus giving rise to a new topic worthy of discussion-who will protect and 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f mining areas?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pollution is the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s such as the property Law and the Mineral Resources Law are not perfect, resulting in the unspecific and compulsory provisions on the obligations of mining rights holders. The cos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oo low and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weakened. The emergence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theory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ligations of mining rights, which makes mining rights owners become not only th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but also the responsibl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ligations. Have the obligation that the law should enforce, realize public interest must. With the emergence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makes mining rights to save, reasonable mining obligations, mining recovery obligations and so on began to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ligations of mining owners include precautionary obligations and obligations in mining. The obligation of preven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obligation to report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mining rights, that is, through drawing up a mining plan, the mining owner inspect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predict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mining. Finally,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i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ligations of the mining rights owner includ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pecial organization for m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the restoration and greening of vegetation, and so on.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ining rights should also be comprehensively utilized by standardizing mining techniques.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slope damage and pollution are carried out by reusing tailings and so on.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ntioned above, the mining owner should pay compensation, which is called the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stat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system.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and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land and resources should strictly implement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supervise the mining rights holders to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nally,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ll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云川;对矿产资源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认识[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6年08期

2 潘圣明;;应对矿业风险的八大策略[J];法人杂志;2008年12期

3 仲伟志;矿产资源法修正情况概要[J];中国黄金经济;1996年05期

4 傅鸣珂;新矿产资源法修改的要义和内涵[J];中国矿业;1997年01期

5 孙习稳,李晓妹;探矿权、采矿权与相关土地权利关系法律调整[J];中国土地;2003年04期

6 陈维田;建立矿业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的制度[J];广西地质;1997年02期

7 陈维田;违反《矿产资源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责任[J];广西地质;1998年01期

8 傅鸣珂;新矿产资源法:修改的要义和内涵[J];石材;1996年06期

9 王海涛;邸勇;;关于私营企业采矿权变相非法转让问题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10 王丽媛;;采矿权与林权的冲突与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媛;;采矿权性质界定[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项波;段春霞;;矿业权概念之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郑进华;李希昆;;我国法律设定的矿业权对矿产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曹树培;;中国矿产资源法规与矿业发展[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5 焦艳鹏;;论我国矿产资源费税制度的缺陷及重新设计——基于采矿权的物权属性[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6 陈计划;李有德;;宿州市W乔徘蟛试床钜旆植汲梢蜓芯縖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7 贺冰清;刘晓燕;;我国矿业权使用费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东辉;;实现找矿突破的几点思考[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强;雍卫华;;国内外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石绍宗;;珍爱地球——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喜祥邋通讯员 文德生 张翼鹏;整合矿产资源严控采矿权数量[N];郴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赵雷;九部委联手整合矿产资源开发[N];中国黄金报;2007年

3 孔庆波;磐石地矿局倾心服务矿业企业[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洪水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业权是一种派生权利[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方敏(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显化矿业权的价值[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本期执笔 宋时飞;矿权转让是治本之策[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7 韩文广 张萃研 阎锐;一个矿体原则上只设一个采矿权[N];河北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爽;我市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建立[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9 王志灵;矿产整合大幕开启:“向优势企业聚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湖南省安仁县国土资源局 欧阳妙珠;同一地块上的矿权和土地权利主体能否不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建委;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文良;矿产资源投资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罗小南;河南省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金亮;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张杨;西部资源接替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王剑辉;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金发;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8 江峰;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华建伟;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淑玲;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赞新;矿权与矿权证券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云波;湖南省矿产资源产权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陈姝蓉;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法制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颜坤林;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5 陈红;矿业权人的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卢刚;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改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陈红;矿业权人的权利构成和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刘建新;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利益补偿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9 张文银;广东省采矿权审批发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雷军;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874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74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5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