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流域管理立法的调整范围和目标

发布时间:2018-05-17 12:50

  本文选题:流域 + 流域管理 ; 参考:《生态经济》2011年09期


【摘要】:体现水资源自然特性和行政区域社会管理和谐关系的流域管理要求法律应着重调整跨行政区域的涉水利益关系,在较高的流域层面进行制度安排,以解决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紧缺等瓶颈问题。流域管理立法应当以完善的体系为目标,在流域管理体制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流域管理制度建设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结合、流域立法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充分挖潜相结合等原则指导下,构建主体与配套相协调的"两体两翼型"流域管理法规体系。
[Abstract]:Watershed management, which embodies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armonious social management i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requires that the law should focus on adjusting the water-related interest relations across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nd mak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t a higher watershed level. In order to solv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trai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and other bottlenecks. The legislation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should aim at perfect system, combin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bine the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rational allocation of basin legislative resources and full exploitation of potential, a "two-body, two-wing" system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set up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main body and the supporting body.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
【基金】:水利部政策研究与制度建设预算项目(发研财政2010-15)
【分类号】:D922.68;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帮扬,罗大平;我国环境法的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研究[J];理论月刊;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杨;我国环境行政主体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沈木珠;WTO环境规则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创新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吕忠梅;水污染的流域控制立法研究[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3 吕忠梅;刘超;;水污染治理的环境法律观念更新与机制创新——从滇池污染治理个案出发[J];时代法学;2007年02期

4 余耀军;刘超;;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与法律;2005年04期

5 邢利民;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做法及经验借鉴——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系列研究之一[J];生产力研究;2004年07期

6 李爱年;生态保护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7 陈晓景;;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立法研究[J];中州学刊;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建志;关于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荟华;我国流域管理立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浩;凌峰;;浅析中山航运发展与环境保护[J];珠江水运;2011年12期

2 汪皖华;;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海峡科学;2011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树毅;柴晓宇;;我国流域管理立法之检讨及重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家廉;;浅议我国水污染治理工程的技术管理[A];CIEPEC2005环保产业专题报告会文集[C];2005年

3 田素媛;;核应急准备与法规建设[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四次会议暨低中放废物管理和放射性物质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盘志凤;潘伟斌;;构建我国环境修复法规体系的可能性[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5 王小军;;解读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刘云;;浅谈日本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及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启示[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崔振才;孙玉琢;赵德远;;水库管理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初探[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张清廉;王孟洲;于长立;楚纯洁;;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体制改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惠军亚;李希昆;;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对策[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10 张振德;;关于电子垃圾问题的思考与建议[A];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Ⅰ)——污泥再生利用[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新伟 实习生 吴秉泽 新伟 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冷传莉;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法规体系[N];经济日报;2010年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环境保护局 罗昌祝;完善法规体系推进“三个转变”[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蔡典雄邋章力建 朱立志 杨正礼;综合防治农业立体污染[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刘晓星;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环保[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记者 曾妮;深圳将率先告别“免费污染”[N];南方日报;2006年

6 ;我国环境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庄国泰;削减POPs有了行动指南[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吕游;让生态文化深入人心[N];黑河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黄冀军;五年内初步建成环境法规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6年

10 阮占江;治理水系污染需多管齐下[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晖;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2 唐为;我国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王雷;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01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901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