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行政拘留的适用要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9 22:27

  本文选题:环境行政拘留 + 适用要件 ; 参考:《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2010年施行的《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10条"处罚种类"中明文增设了"行政拘留",然而其适用要件的立法界定与表达尚付阙如。因此,可以尝试借鉴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从环境行政违法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四项要素对环境行政拘留适用要件的应然形态加以构建。
[Abstract]:"Administrative detention" is added to the "categories of punishment" in Article 10 of th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measures" in 2010, but the legislative definition and expression of its applicable elements are still lacking. Therefore, we can try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criminal law criminal constitution theory, from th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violation of the subject, object,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of the four elements of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deten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广东省委党校法学部;
【分类号】:D922.14;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宇;刑法学应创制行为故意概念[J];法学;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良;法律认识错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胡春妮;;违法性认识与犯罪故意[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梁绍锋;;刑法错误论的若干问题[J];研究生法学;2006年06期

4 王昭振;;刑法中定量因素的故意规制研究——“客观超过要素”理论的再诠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王国平;;论结果加重构成犯概念的提倡[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沈琪;冯景旭;;教唆犯罪事实错误问题的认定与处理 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J];法律适用;2007年09期

7 陈璇;;正当防卫中风险分担原则之提倡[J];法学评论;2009年01期

8 杨志平;;刑法中错误之主体错误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9 王志付;;论违法性认识[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10 刘洋;;论假想防卫[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熊海鸥;基于消避错理论的错误系统优化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4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5 桂亚胜;故意犯罪的主观构造及其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赵丙贵;想象竞合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毛冠楠;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之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波;罪过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毛磊;共同犯罪的体系化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王军明;共同犯罪视域下的身份犯及其展开[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懿;论刑法中的错误与共同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潘毅;论诱惑侦查[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驰;共同正犯若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安丹;酒后驾车行为入罪化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5 程莹莹;雇佣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小婷;复合罪过形式概念之否定[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红燕;试论违法性认识在犯罪故意中的补充性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周定挺;论犯罪故意中的违法性认识[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晓辉;论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张世金;共同犯罪事实错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儿,陈英旭;农业环境保护立法的探讨[J];农业环境保护;2000年06期

2 陈开琦;论环境权及其立法问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王明远;我国的环境立法与国际环境合作[J];能源工程;2000年04期

4 王树义;;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探讨[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5 刘岩;;德国《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对中国相关立法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6 胡盾;;浅谈循环经济立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王琳琳;;论环境权的司法救济[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9年03期

8 李雪;;我国环境权研究的反思[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李景保,朱翔,蔡炳华,李晖;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3期

10 霍尚涛;叶全盛;陆志明;;浅论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倩;张树兴;;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晨;;各国循环经济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借鉴[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3 姜明;蔡守秋;;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教育立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惊涛;;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林涛;梁贤;;完善我国生态补偿立法的若干建议[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田肇树;陈海宏;;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徐林;;关于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亚红;黄萍;;中国的污染防治立法:历史、现状和未来[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9 黄锡生;陈远树;;论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10 梁敏姝;;我国湿地保护立法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阿赛克;济南市的主要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张香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冯霞;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英;论我国动物福利法律制度的加强和完善[D];兰州大学;2006年

5 李菲菲;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欣宇;土壤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7 连高鹏;环境保护标准法立法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8 范媛吉;自然保护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刘阳春;我国环境行政补偿制度的建构[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陈春燕;环境行政处罚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41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041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