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损害: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18-06-24 05:35

  本文选题:环境损害 + 逻辑起点 ; 参考:《现代法学》2010年04期


【摘要】: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是针对学科研究对象中最广泛最普遍现象的最简单、最抽象的本质规定,它与历史的起点是辩证统一的。照此原则所确定的逻辑起点包含了对学科理论体系的规定性。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逻辑起点的必然选择,它对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规定性在以往的环境法学研究中已初见端倪,以后将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Abstract]: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e theory must be the simplest and most abstract essential stipulation for the most extensive and common phenomena in the subject of study, which is dialectical with the starting point of history. According to this principl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ncludes the stipulation of the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Environmental damag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environmental law. Its stipul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law has taken shape in the past studies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will be more fully displayed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祥民;;从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看循环型社会法的特点[J];学海;2007年01期

2 徐祥民;邓一峰;;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兼论环境法的使命[J];法学论坛;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荣芳;WTO框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法律冲突与协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刘卫平;孙晓娟;;论思维创新的实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李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对私有制的再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7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郁;肖桂林;;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9 孙淑萍;;高校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10 魏形峰;;不同“中坚思想”下的中西饮食观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心华;;思想上高度解放,学术上实事求是——高放先生对“同时胜利”和“一国胜利”问题的研究述评[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高放;;苏共怎样取得而又丧失执政的合法性[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刘俊男;;国家起源的理论问题及中国个案分析[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胡振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9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10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欧阳晓安;英美法系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历史发展[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蔡守秋;论循环经济立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周珂,马绍峰,姜林海;循环经济立法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曹明德;日本环境侵权法的发展[J];现代法学;2001年03期

5 徐祥民;对“公民环境权论”的几点疑问[J];中国法学;2004年02期

6 金瑞林;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7 徐祥民;环境权论——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琪;;关于矿产资源计价问题的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83年01期

2 卢君佳;吴栋生;安强华;俞杭;袁维平;孙齐鸣;胡怀修;吴伏龙;许美蓉;;物质流在发酵工业环境中定量化的方法和应用研究[J];发酵科技通讯;1985年02期

3 Thomas W.Hoffman;肖南;;MIDREX直接还原炼铁——无损环境之途径[J];世界环境;1985年04期

4 沈迪新;填料塔/活性炭吸附二级脱硝工艺[J];环境科学;1987年05期

5 杨宛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关于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法律原则概要[J];环境科学;1988年02期

6 任进;;美国有毒化学品控制立法简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8年05期

7 浦宝康;1989年救助公约支持环境保护[J];交通环保;1990年Z2期

8 Karoly Perczel;George Libik;田玲;;多瑙河博斯-大毛罗什堤坝的环境影响[J];世界环境;1990年04期

9 James Gustave Speth;秦思昌;;环境技术革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91年01期

10 邹克渊;;矿物资源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能;;思维方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校系统’94逻辑学术讨论会述评[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动态[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马至融;;历史在坚定地选择——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4 薛克诚;;略论人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熊德琪;殷佩海;严世强;周竹军;;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与索赔评估软件系统[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6 秦善慈;;避让渔船[A];渔船、商船避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王元兵;;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探索[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8 李承;王运生;;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A];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00年

9 董运庭;;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及若干问题(发言提纲)[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江;;论回溯推理的几种具体类型[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杰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环保需要政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海鹰;保护环境政策是先锋[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3 吴敏;谈环境责任保险[N];金融时报;2000年

4 王明远;略论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N];中国环境报;2001年

5 张英杰;大庆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N];光明日报;2001年

6 杨伦;矿产开采沉陷的环境损害超过地震[N];科学时报;2001年

7 沈荣华 易怀德;行政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李萍;排污费 旧办法要取消 新条例将出台[N];消费日报;2001年

9 记者 郭庆 实习生 陈斌;过鑫富的“环保经济论”[N];浙江日报;2001年

10 李炳彦;展现科学理论创新的时代特征[N];中国国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作钦;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现实结合——从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理论视角审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田崇雪;感伤与艺术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尹卫东;哲学视野中的西方管理思想流变[D];苏州大学;2002年

4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5 黄健;意义重构中的缪斯[D];浙江大学;2004年

6 周书俊;选择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朱建庚;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田凌晖;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塑[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庆利;功利主义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赫然;行政相对方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瑞环;邓小平法治思想论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瑞军;大连湾船舶溢油损害评估及索赔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3 刘松树;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4 章元;国有产权退出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覃正宇;控股公司财务运作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6 秦力;企业财务报告体系完善与发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7 尹红英;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覃志红;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的规律性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唐炎;体育学学科体系现状考察及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60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060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