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低碳经济的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8-06-26 09:39

  本文选题:低碳经济 + 循环经济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0年02期


【摘要】: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碳经济的超越。但是,由于低碳经济利于环保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其初始状态是"利他不利己"的,所以难以依靠企业伦理自觉,需要法律规制,将低碳经济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契合也需要法律的调节。低碳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应该包括清洁发展制度、"公共物品法益"保护制度、低碳能源制度、能效标志制度、低碳消费制度等。
[Abstract]:Low carbon economy is a new economic model and a transcend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arbon economy. However, because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s beneficial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initial state of "public goods" makes it "altruistic", so it is difficult to rely on the eth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enterprise and need legal regulation to adjust the low carbon economic relationship to the legal relationship. The basic legal system of low carbon economy should include clean development system, "public goods legal benefit" protection system, low carbon energy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 sign system, low carbon consumption syste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2009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09BFXJ01) 2009青岛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课题研究成果(09XB03)
【分类号】:D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佑海;;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论纲[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董红蕾;最优银行规制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守秋;论循环经济立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周珂,马绍峰,姜林海;循环经济立法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戚道孟,刘翠娥;中国循环经济立法初探[J];中国发展;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庆春;何振芳;寇立群;孔令军;张小永;史永博;;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2 胡小武;吴聪萍;;过程低碳化:低碳经济之路的创新战略[J];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3 宋秀慧;;低碳经济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完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邢龙;;节能减排推动唐钢实现低碳经济[J];冶金能源;2011年04期

5 韩丽娜;于姝洋;刘一;吕洋毅;许民;;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与碳素储存[J];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6 朱英;廖健;;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中国发展举措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1年Z1期

7 尹轶;;发展低碳经济的哲学基础[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卜泳生;;发达地区的低碳经济立法促进与保障——以苏州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9 王瑾;;关于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包装法制建设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刘变叶;;企业低碳责任及法律实现[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会泉;关雪;包炜军;柳海涛;张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低碳排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尹秋生;连志新;;改变单纯的无害化治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张丹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环保工作有效开展[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4 黄晓煜;;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浪潮下钢铁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5 刘华;;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阎振元;矫学成;严良政;;对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7 朱成柏;;当前贵州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思路[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光军;范丽;;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陈来;潘红;宋小龙;;发展静脉产业 推进节能减排[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柳婧;;循环经济下清洁生产制度的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东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N];安徽日报;2005年

2 姚中华;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N];安徽日报;2005年

3 新华;循环经济首先必须“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5年

4 王 薇;循环经济成为中意环保合作重点[N];中国工商报;2005年

5 小美;实现循环经济需要政策落实[N];中国化工报;2005年

6 王维平;循环经济:利益驱动更重要[N];中国化工报;2005年

7 记者 姜虹;循环经济政策研究明年完成[N];中国化工报;2005年

8 傅莉莉 李更虎;西部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5年

9 吕福明;循环经济富山东[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原二军;循环经济闯市场政府来护航[N];中国环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2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喜;基于GIS的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迟远英;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陶火生;生态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张真;城市生活垃圾的减物质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方海峰;面向循环经济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莫虹频;区域典型物质与能量代谢模拟及优化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萍;循环经济理念与环境法制度创新[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2 林晖;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田丰;循环经济评估及其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郝岩;环境规划中循环经济理论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辉;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燕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机制及跟踪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延太;解决城市垃圾问题 完善循环经济体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唐为;我国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郑世语;环境安全法律制度探析[D];福州大学;2006年

10 张晨曦;造纸企业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的重要性[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9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069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