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中国新能源法律、政策的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8-10-23 09:49
【摘要】:为解决能源供应短缺、环境破坏问题,缓解国际环保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并采取相应的法律与政策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加快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具有紧迫性,而我国新能源法律与政策却存在着执行不足、激励不足、参与不足等问题,需要完善新能源法律与政策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机制与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保障新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energy supply, environmental damage, relieve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essure, vigorously develop new energy and take corresponding legal and policy measures, i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world. It is urgent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i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our new energy law and policy, such as insufficient implementation, insufficient incentive, insufficient participation, etc.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new energy law and policy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Perfect market mechanism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promote and guarante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环境与民商法研究所;
【基金】: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发达国家新能源法律政策研究及中国的战略选择’(项目批准号09&ZD048)”资助
【分类号】:D922.6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4 黄显怀,章强;我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徐俊,黄金华;新时期高校绿色教育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7 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王晓铃;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师院校环境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王会华;;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启智;向宏桥;;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与发展路径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田坚坚;;农业产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张景华;;经济学两种范式关于人性假设前提的比较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衣保中;林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补偿机制——以东北地区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雷玉桃;;产权理论与流域水权配置效率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李振东;;中国经济法:技术引进与制度变迁的同构性及其自主创新[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彬;短缺与治理:对中国水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秋云;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6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杨展里;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技术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纪昀;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3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蒋斌;中国北洋时期工商股份制企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世辅;开放条件下的知识扩散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左永兰;产权激励——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8 谢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闫志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10 田新丑;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D];中南林学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神谷喜三;;海外经济时评系列③ 环境保护的新举措[J];当代学生;2003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康鹏;美新能源法在争议中前行[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戴麟 编译;解析美国新能源政策法案[N];中国煤炭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睿;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8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288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