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低碳发展法律关系体系的构成及特点——以环境利益为研究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4 12:05
【摘要】:利益分析方法是法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这是因为法律秩序及其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从本质上讲是对关系主体利益的调整。低碳发展,既反映了新型利益价值的出现,也反映了新型自然秩序的诉求。以低碳发展所依赖的利益为基点,对低碳发展法律秩序规制对象的体系构成以及特点进行研究。
[Abstract]:The method of interest analy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s in law science, which is because the legal order and the legal relationship it adjusts is essentially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subject concerned. Low-carbon development not only reflects the emergence of new interest value, but also reflects the demand of new natural order. Based on the interests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ystem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gal order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D922.6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毅;杨孝永;;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利益冲突的法律控制[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6期

2 安丽梅;;浅析德国绿党兴起的历史背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欧阳新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利益激励机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张勇;;西方绿色政治理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郑雄飞;;医患关系的伦理透视和实践理性[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6 秦椿林;肖林鹏;;论体育政府利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刘雪松;刘青杨;;法治背景下“利益”再审视与和谐社会构建[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8 赵闯;芦刚;;绿色政治的民主元素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王春会;;浅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发展[J];长城;2011年10期

10 王世敏;;论政府与利益集团关系的协调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真;刘洋;;以利益共同体为取向的城镇化路径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三元;李钟;;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杨亮;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刘清江;自然资源定价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聪;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及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佩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向东;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黎深海;在利益分化时代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婷婷;当代大学生利益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英月;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晶;党的利益协调能力与社会整合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颖;张宗涛;单斐;;浅谈环境侵害及防止[J];科技资讯;2008年17期

2 徐红霞;;论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利益补偿制度[J];学术论坛;2008年02期

3 梅宏;;论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与类型——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2期

4 严法善;刘会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利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思思;任大鹏;;我国农村环境趋恶原因与制度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6 黄中显;;公民环境公益诉讼的动力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彭运朋;;环境权辨伪[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刘嘉;肖惠娜;;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冲突的法律协调——以某地两水电站“复活”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陈莉莉;;论“参与型”公众环境利益诉求机制建构——以H化工厂事件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房俊民;生物多样性的经济和环境利益[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婷;;实验动物福利立法初探[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2 刘俊海;;证券投资基金立法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张艺;郭峰;;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法律关系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廖彩荣;;学术期刊著作权法律关系分析及其保护[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5 刘旭芳;;论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关系[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6 郑坚;;浅论图书馆规章制度与读者的法律关系[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曼曼;;论高校多重身份的具体范围及行为时的法律问题——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视[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8 秦荣国;;反应性精神病的法律关系评定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江洪;蓝玉琼;崔新民;;法医鉴定与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关系[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恩利;董小龙;;我国职业足球纠纷主体法律关系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国华;法的本体是法律关系[N];检察日报;2005年

2 张瑞强;委托理财当事人之法律关系管见[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上海海事法院 张姗姗;预约保险协议以及涉案运输法律关系[N];国际商报;2006年

4 四川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业处 胡华莉;城市规划的法律关系思考[N];中国建设报;2004年

5 陆金保;对一起茶楼转让案的定性分析[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刘晓燕邋本报通讯员 侯荣康;案件有特点 审理有特色[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张楚;电子商务认证的法律关系[N];国际商报;2001年

8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王新环;涉众型经济案件最终须由司法处置[N];检察日报;2009年

9 周新军 景振宇;超市寄存物品的法律关系初探[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汤求忠;谢德森;建筑施工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法律关系[N];中华建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亮;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亚南;分析实证语境下反垄断复合法律关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杨运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律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周晨;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刘会齐;环境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7 朱孟强;我国高等学校与大学法律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朱虎;萨维尼法律关系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爱君;电子货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韩光明;不动产相邻关系规则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杰赓;环境权主体的界分[D];吉林大学;2006年

2 刘元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法律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3 王宝山;国内信用证有关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陈福庭;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及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归结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潘春霞;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初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张莉;企业集团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付大学;基本社保资金管理运作模式及其法律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韦玮;我国私募基金的法律定位和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王敏;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法律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潘霞;论劳动派遣中的雇主义务与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91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291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6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