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侵权的类型化及责任规则探析
[Abstract]:Tort liability law rega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as a kind of special tort to determine liability rules,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ses, pollution tort also shows different types. The application of simple and uniform liability rules can no longer cope with the complex situation in real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different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and apply different imputation principles and liability rules. From illegal type, discharge type to accident typ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subjective aspect is subjective fault or intention, objective fault and no fault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imputation principle is subjective fault imputation, objective fault imputation and no-fault liabili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unitive damages, the scope of damages should be gradually strict, and the rules of socialization of liability should be relaxed gradually.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基金】: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2009SZ0011)
【分类号】: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J];法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守秋,海燕;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4期
2 曲道凯;陆志明;叶轶;;论石漠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法律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3 彭俊瑜;;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孙明娟,安喜厌;论环境侵害救济的社会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蔡金荣;;略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于杨曜,傅利英,唐荣智;美国有毒化学品的规范走向及其启示[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宋宗宇,颜可;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陈会平;试论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李光禄;刘明明;;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贺玲;;西部大开发中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的初步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屹立;邵同尧;;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晶;;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浅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诸江;;中国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设想——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责任模式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4 乔琳;李希昆;;再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推定之适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谢伟;;论环境诉权的价值[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杨萍;;环境损害补偿基金若干问题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周玉华;郭永长;;环境法“义务重心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9 于静;;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王小凤;;论环境押金制度[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陈维春;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彬辉;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D];武汉大学;2005年
7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韩光明;不动产相邻关系规则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玲;我国环境保护的伦理导向与法制保障[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2 夏玲;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无害化技术的非商业性转让[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3 柯剑鸣;我国环境法引入美国公民诉讼制度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应杉;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刘文燕;论生态侵权[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董仁周;会计假帐法律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7 范崴;油污侵权损害的赔偿范围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8 杨安源;环境侵权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刘润发;论环境侵权及其救济[D];中南林学院;2003年
10 聂河军;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邓建志,陈凌;环境侵权及其民事赔偿范围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崔明峰,欧山;英美法上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0年03期
3 杜群;论环境权益及其基本权能[J];环境保护;2002年05期
4 张骐;产品责任中的损害与损害赔偿──一个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04期
5 欧阳晓安;环境侵权损害确立的客观基础及事实分类[J];云南环境科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靖选;论过失犯罪“预见”的标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2 徐城北;名字上就有戏[J];w,
本文编号:2412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41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