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补偿法律制度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地区天然气开发为例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pletion of resources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phenomenon of "mine exhausted cities declin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many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facing the dilemm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compens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reforming the resource tax system and straighten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benefit distribu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our country. Finally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四川达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资源开发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分类号】: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路卓铭;;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推进我国资源价格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3期
2 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财政政策扶持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承耕;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研究述评[J];福建地理;2001年04期
2 于立,孟韬,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与退出途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3 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4 伍新木,杨莹;政府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J];经济评论;2004年03期
5 熊鹰,王克林,汪朝辉;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J];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04期
6 王金洲,杨尧忠;矿产资源的耗竭补偿原理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2年03期
7 袭燕燕;李晓妹;李慧;;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案[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年08期
8 龙如银;资源外部性与矿业城市补偿机制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年03期
9 王庆礼,邓红兵,钱俊生;略论自然资源的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10 罗丽艳;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思考——论劳动价值论中自然资源价值的缺失[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现伟;;资源型城市走出资源陷阱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2 孟川;杨彦;;旅游业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替代产业的实证分析——以邹城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3 王云娜;;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赵忠玲;武滨滨;王琳;靳昌田;;低碳经济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瓶颈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年03期
5 贾淑品;;资源型城市科技服务民生发展的政策路径选择——以淮南能源城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黄璜;;森林旅游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鹤岗的经验与启示[J];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08期
7 彭日东;刘畅;;推动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对鄂尔多斯低碳经济发展的调查[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8 郭娜;;浅谈铜川旅游资源开发[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9 郝建成;王成彪;;我国资源开采行业可持续发展浅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2期
10 李江威;张旭峰;;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鹤岗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燕萍;牛冲槐;;循环经济——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2 陈燕;何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探析——以马鞍山市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谭文兵;王永生;;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卞丽丽;周敏;吴全雷;张伯权;;基于能值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鞠松涛;钟玉泽;张宝生;;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化转型[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鞠松涛;钟玉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型城市(抚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7 闵庆文;耿艳辉;李敬;;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转型的循环经济思路[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冯少茹;朱明峰;贾志海;;资源型城市发展生态旅游探索——以淮南市为例[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白德民;;资源型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经验与模式——武安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实践[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10 马兆俐;;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艾芳;旅游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增光添彩[N];经济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马广志;遵化:一个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抉择[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李东升 王作鑫;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难题[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杨志俊;一个资源型城市天蓝水绿的梦想之路[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5 肖西;资源型城市准备金办法将择机出台[N];中国黄金报;2011年
6 程晓非;共谋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之路[N];中国环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群生 通讯员 易顺;“焦作现象”: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N];中国信息报;2009年
8 刘鑫焱;“诊脉”山西资源转型之路[N];中国矿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韩霁 王金虎;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培育新的支柱产业[N];经济日报;2009年
10 ;保国家安全 护百姓安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川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时永明;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高丽敏;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袁俊斌;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5 高波;资源型县域循环经济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田晓艳;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园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新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蒋立荣;资源型城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金锐;资源型城市绿色GDP核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艳;西部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张天佑;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王瑞霞;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飞;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刘强;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史f,
本文编号:2428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42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