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输配电分离模式选择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输配电分离模式选择及其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律规制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应当重视的重要环节。法律制度可以架起企业与政府共同发展的桥梁,为突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瓶颈提供路径。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至今,输配电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电力改革的硬骨头,我国电力体制砸碎重塑已迫在眉睫。电力产品和输配电网独特的物理、法律属性为输配电分离的法律制度设计提出较高要求,而传统法律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为输配电体制选择提供了开放的分析思路。输配电分离改革中,任务、困境与希望并存,输配电分离法律规制的制度逻辑即由此理性推衍而来。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对输配电环节的法律规制体系,既有的简陋而零散的法律规制体系早已无力承担电力市场化改革之重任。通过扫描我国输配电立法现状,输配电分离目标不明确,模式不清晰,立法针对性不足,法律制度设计粗糙以及法律之间的衔接不能等问题则成为了我国输配电环节改革陷入止步不前窘境背后的深层制度原因。输配电法律制度建构与体制选择休戚相关。国外经验表明,在一国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合力的作用下,按照输配电环节的分离程度划分,有不同的输配电分离模式可供选择。而且,根据中国目前的电力行业发展状况,借鉴国外输配电体制并在中国予以设计和安排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因此,借鉴国外输配电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我国输配电体制及法律制度是存在可能的。当然,我国输配电分离体制选择与法律规制体系构建不能脱离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特点以及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客观现实。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实现均衡,制度创新与制度借鉴互相配合,将为我国输配电体制选择和法律制度形成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律进步将见证这一历史过程!
【关键词】:电力改革 输配电 分离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3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
- 二、文献综述9-13
- 第一章 中国电力市场化输配电分离改革的制度逻辑13-24
- 第一节 中国电力市场化渐进式改革进路的动态回顾13-15
- 一、电改起点:政企分离与打破垄断13
- 二、电改推进:厂网分开与竞价上网13-14
- 三、电改深化:输配分离与终端竞争14-15
- 第二节 电力市场化中输配电分离改革的阻碍15-19
- 一、理论阻碍:电力属性与输配电的语义分析15-17
- 二、现实阻碍:我国输配电产业发展形态概览17-19
- 第三节 电力市场化输配电分离改革的多维理论依据19-22
- 一、输配分离与公共物品理论19-20
- 二、输配分离与自然垄断理论20-21
- 三、输配电与可竞争环节理论21-22
- 四、输配分离与交易成本理论22
- 第四节 电力市场化中输配电改革之必要性与契机22-24
- 一、输配电分离改革之必要性22-23
- 二、输配电分离改革之契机23-24
- 第二章 中国输配电分离改革中的法律制度症结24-29
- 第一节 中国输配电领域的既有立法成果24-26
- 一、我国输配电领域立法反思24-25
- 二、输配电立法对竞争机制形成的促进作用25-26
- 第二节 输配电网公平开放的法律规制体系26-29
- 一、竞争法律规制体系26-27
- 二、资源法律规制体系27-29
- 第三章 国外电力体制改革中输配电分离模式考察29-39
- 第一节 输配电产权分离模式——英国29-31
- 一、英国输配电体制29-30
- 二、英国输配电立法30
- 三、产权分离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利弊分析30-31
- 第二节 输配电法律分离模式——法国31-34
- 一、法国输配电体制32
- 二、法国输配电立法32-33
- 三、法律分离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利弊分析33-34
- 第三节 输配电功能分离模式——日本34-35
- 一、日本输配电体制34
- 二、日本输配电立法34-35
- 三、功能分离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利弊分析35
- 第四节 国外输配电分离模式考察的经验启示35-39
- 一、国外输配电分离模式选择之参考要素36-37
- 二、国外输配电分离法律规制体系之特点37-39
- 第四章 中国输配电分离模式选择与法律规制39-48
- 第一节 现行制度语境下的中国输配电分离体制选择39-41
- 一、我国输配电体制改革之分离模式抉择39
- 二、我国主体输配电网采用法律分离模式的理由39-41
- 三、我国增量输配电网采用产权分离模式的理由41
- 第二节 电力法和竞争法并行的输配电法律规制体系建构41-45
- 一、反垄断立法对输配电环节的宽容与管制42
- 二、电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与引导42-43
- 三、消保法对电力消费主体权益的法律保护43-44
- 四、修改电力法从而明确输配主体权利义务44
- 五、电力法与竞争法规制手段形成良好互动44-45
- 第三节 我国输配电法律规制之基础法律制度45-48
- 一、强制缔约制度45-46
- 二、输配电价制度46-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5-56
- 后记56-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国英;;电网改革亟需顶层设计[J];法人;2012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忠会;徐昌凤;丁建东;舒娇;钱明;;输配电价测算方法的研究[A];2011第十六届全国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专辑[C];2011年
2 王卿然;周文冬;张晖;王玉成;;输配电管制模式与定价方法研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3[C];2013年
3 刘宝华;栾凤奎;单葆国;张婷;;基于发电侧与销售侧峰谷电价联动的输配电监管方法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华鹏;输配电价改革破冰 独立核算试点有望启动[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记者 朱剑红 吕莉;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启动[N];人民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欧阳春香;三类公司有望受益输配电价改革[N];中国证券报;2014年
4 于华鹏;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为啥是深圳?[N];经济观察报;2014年
5 晏俊;输配电价:电力改革新路标[N];中国电力报;2003年
6 刘志明 丁伟斌;华东研讨输配电价改革[N];中国电力报;2004年
7 程洪瑾;输配电价:电力改革的新路标[N];华中电力报;2003年
8 刘辉;进一步推进输配电成本核算工作[N];中国电力报;2007年
9 记者 吴绍冰;尽快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10 叶勇;输配电价独立核定方案将出台[N];中国煤炭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劲;输配电企业营运的激励与契约机制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韩勇;基于管制方式下输配电价形成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张雷;中国电力产业链上价格信号不对称传递及其对企业效率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焘;地区电网输配电定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杨盛骅;分电压等级输配电定价的机理与方法[D];浙江大学;2016年
3 王双婷;我国输配电分离模式选择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蔡皓;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殷展;中国输配电产业体制改革的模式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刘梦娜;输配电费用分摊模型和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陈锎;我国输配电价格规制及配套措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周蓉;标杆输配电价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9 徐生存;中国电力行业输配电价格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雷明;兼顾电能质量的改进输配电价格上限管制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输配电分离模式选择及其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0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