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人格权的确立及其民事救济
发布时间:2017-06-03 21:15
本文关键词:论环境人格权的确立及其民事救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人格权是一项新型人格权,是在人格权发展、公民环境权发展和环境人权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对于复杂的环境问题,单靠《环境保护法》不足以完全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责,人们试图在民法上寻求环境保护的新路径。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应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现有法律对于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仅仅规定了公民在生命权、健康权受损时,才有权利提起民事诉讼,这与环境保护“预防为主”的原则是相背离的。公民生命权、健康权的受损常常是不可逆的,在环境侵权民事救济中,必须确立这样一项权利,它不仅能阻止环境侵权进一步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而且能赋予公民保障自我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这项权利,就是环境人格权。本文从一则案例谈起,分析了在环境侵权司法实践中,环境人格权的缺失,常使得民事救济困难重重。环境人格权的确立不仅是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也是法律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对于这项新权利,本文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对环境人格权民事救济制度进行了设计。其中,对确立环境人格权的理论基础与必要性分析是文章的创新点,环境人格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是文章的重点内容。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环境人格权的提出。首先,文章从一则案例谈起,分析了由于环境人格权的缺失,带来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困境,明确了确立环境人格权对公民权利保护的重要性。其次,文章介绍了环境人格权的相关概念和特征。第二部分,确立环境人格权的理论基础与必要性。在该部分中,笔者对确立环境人格权的必要性做了详细的分析。主要论述了确立环境人格权不仅是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也是法律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确立环境人格权意义重大。第三部分,环境人格权的具体内容。文章在该部分对环境人格权的一般规定和具体列举进行了详细论述。环境人格权的一般规定旨在对环境人格权的内容作总括性概述,为了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以保证法律的确定性、稳定性。接着,文章具体列举了阳光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通风权、宁静权和自然景观权的内容。第四部分,侵害环境人格权的民事救济。“无救济则无权利”,文章在该部分对侵害环境人格权的民事救济制度进行了设计。首先,文章对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责任构成要件和民事责任进行了分析。其次,文章对环境人格权的诉讼制度进行了选择,比较借鉴了国外相关制度,主要解决原告资格问题。最后,文章探讨了诉讼证明责任、标准,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内容。
【关键词】:环境人格权 必要性 具体内容 民事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2.6;D9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环境人格权的提出11-17
- (一) 由案例引发的思考11-13
- (二) 环境人格权概述13-17
- 1. 相关概念辨析13-15
- 2. 环境人格权的概念和特征15-17
- 二、确立环境人格权的理论基础与必要性17-27
- (一) 理论基础17-21
- 1. 环境正义17-18
- 2. 平等原则18-19
- 3. 制约公权力19-20
- 4. 利益平衡20-21
- (二) 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21-23
- 1. 环境污染严重21-22
- 2. 环境保护的缺陷22-23
- (三) 现有法律内容不完善23-27
- 1. 环境人格权的独立性23-25
- 2. 确立环境人格权的意义25-27
- 三、环境人格权的具体内容27-33
- (一) 一般规定27
- (二) 具体列举27-33
- 1. 阳光权27-28
- 2. 清洁水权28-29
- 3. 清洁空气权29-30
- 4. 通风权30-31
- 5. 宁静权31
- 6. 自然景观权31-33
- 四、侵害环境人格权的民事救济33-47
- (一) 侵害环境人格权的民事责任33-35
- 1. 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责任构成要件33
- 2. 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责任归责原则33-35
- 3. 侵害环境人格权的民事责任35
- (二) 侵害环境人格权民事诉讼35-41
- 1. 环境人格权诉讼制度35-37
- 2. 群体诉讼制度37-41
- (三) 诉讼证明41-45
- 1. 证明责任42-44
- 2. 证明标准44-45
- (四) 精神损害赔偿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54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侯明光;论公民环境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2 尹田;论一般人格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4 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1995年06期
5 王利明;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3年02期
6 王利明;;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2期
7 陈泉生;环境权之辨析[J];中国法学;1997年02期
8 陈林林;从自然法到自然权利——历史视野中的西方人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环境人格权的确立及其民事救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9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1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