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研究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频发、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明智选择。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应对联防联控工作面临的复杂情况。本文主要探讨能否以及如何通过专项立法的方法来完善我国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作为概述部分,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三部分梳理了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立法现状,归纳了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主要法律渊源和地方立法实践。第四部分结合最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具体规定,指出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基本原则缺失、可操作性不强、地方利益失衡、责任配置模糊等。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欧盟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情况。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后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律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当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第六部分在对立法需求和立法基础充分论述的基础上,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项法。应以大气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来指导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专项立法工作,保障清洁空气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项法应坚持三项基本原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原则,总量控制与质量改善相统一原则。专项法需重点关注模式选择问题、基础研究问题、指导思想问题、基本原则问题、利益协调问题、责任配置问题等。具体到立法模式上,我国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项立法宜采取特色立法、地方立法为主,统一立法、中央立法为辅的模式。当下最可行的方法是先由国务院制订一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条例,地方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条例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地方立法。
【关键词】: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立法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4
- 2 概述14-16
- 2.1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界定14-15
- 2.2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基本特质15
- 2.3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的基本含义15-16
- 2.4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的基本性质16
- 3 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现状16-18
- 3.1 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主要法律渊源16-17
- 3.2 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地方立法实践17-18
- 4 评析《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联防联控制度18-21
- 4.1 修改亮点18-19
- 4.2 存在问题19-21
- 4.2.1 基本原则缺失19
- 4.2.2 可操作性不强19-20
- 4.2.3 地方利益失衡20
- 4.2.4 责任配置模糊20-21
- 5 欧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研究21-24
- 5.1 欧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概述21-23
- 5.2 欧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经验总结23-24
- 6 专项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的设计24-42
- 6.1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项法的立法需求24-26
- 6.2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项法的立法基础26-27
- 6.3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项法指导思想的选择27-28
- 6.4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项法基本原则的确定28-31
- 6.4.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28-29
- 6.4.2 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原则29-30
- 6.4.3 总量控制与质量改善相统一原则30-31
- 6.5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项法的具体构想31-42
- 6.5.1 专项法的模式选择31-33
- 6.5.2 专项法的基础研究33-34
- 6.5.3 专项法的指导思想34-37
- 6.5.4 专项法的基本原则37-38
- 6.5.5 专项法的利益协调38-39
- 6.5.6 专项法的责任配置39-41
- 6.5.7 专项法的可操作性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48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瑜;;预计今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农业部要求——联防联控保障水稻生产安全[J];农药市场信息;2012年05期
2 张国兴;;联防联控刍议[J];环境教育;2013年10期
3 ;联防联控针对哪些区域?[J];环境经济;2014年07期
4 ;十一个省市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J];时代主人;2009年12期
5 牛桂敏;;京津冀联手治霾需系统深化联防联控机制[J];环境保护;2014年16期
6 ;Buzz[J];21世纪商业评论;2014年05期
7 柴发合;云雅如;王淑兰;;关于我国落实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深度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4期
8 ;老科协助力治理雾霾——“联防联控PM2.5的对策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召开第六次调研座谈会[J];今日科苑;2014年01期
9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J];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15期
10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实施方案和郑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奖惩暂行办法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朝能;宁平;黄顶强;邱飞;;滇中产业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探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确保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运行[N];吉林日报;2009年
2 记者 周洁;我省八部门建联防联控机制[N];河北日报;2013年
3 记者 胡德荣 陈瑾 特约记者 朱海东;沪苏浙皖疫情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N];健康报;2013年
4 民盟河北省直工委 张国兴;污染联防联控应协商共赢[N];人民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郭晓宇;联防联控机制经受疫情实战检验[N];法制日报;2009年
6 记者晓勇;安排部署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N];西藏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春昌;明确职责 形成联防联控防范应对格局[N];天水日报;2009年
8 记者 唐晓安 通讯员 向清;我省制定交通工具联防联控方案[N];湖北日报;2009年
9 记者 林妍;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联防联控[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通讯员 黄梅;太仓口建立联防联控机制[N];苏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韩园园;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法律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郑冬;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刘聪佳;我国雾霾污染联防联控法律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陈云俊;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6 李征;北京市雾霾污染的联防联控法律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7 任丽丹;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路径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8 郑俪丹;首都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律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9 赫洁;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中VOCs的控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蔡秀锦;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7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657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