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约效力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婚约效力问题研究
【摘要】:婚约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曾经一度作为国家法被强制执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行了两部婚姻法,都没有对婚约进行明文规定。现实中订婚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若未订婚便进行了结婚登记,甚至会被认为不合规矩。但订婚终究只是订婚,订婚后一旦没有顺利缔结婚姻,往往会因为婚约解除和彩礼返还而发生纠纷。 法院在处理相关纠纷时,可以依照的只有区区几条司法解释,难以应付复杂的社会现实。婚约制度从来也不是民法学界研究的重点,但这确实是一个盲点。因此,笔者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例的剖析,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对立法决策有所裨益。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据以研究的案例。在本部分中,作者叙述了彩礼纠纷的一个典型案例的案情,以及各级法院对该案例做出的判决; 第二部分:本案的主要争议与分歧的焦点。在本部分中,作者对第一部分案例的案情进行归纳总结,列举了相关的法律问题; 第三部分:婚约制度之审视与解读。本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婚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其基本特征与性质,并将婚约制度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从而对近现代的婚约制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是对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例进行列举,分析其利弊,为下文我国婚约制度的构建做铺垫;随后叙述的是我国立法现状,提出现行制度的缺憾,说明对其进行改良势在必行;最后通过订约的主体条件、婚约的效力、婚约的解除与无效、赠与财物的归属、婚约解除后的损害赔偿这五个方面的立法构想,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婚约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永超;;婚约的性质和效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吴家林;;解除同居后彩礼返还法律问题探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樊帅;;“闪婚”又“闪离”应当还彩礼[J];乡村科技;2010年11期
4 廖静;;钻戒有什么用[J];现代妇女;2011年08期
5 朱成玉;;你带不走一座湖的忧伤[J];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11年08期
6 ;失踪的“新娘”[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04期
7 李小平;;答读者问[J];青苹果;2009年04期
8 依然;;30年结婚成本上涨多少?[J];八小时以外;2011年08期
9 朱乃洲;;“科技嫁妆”树新风[J];农家女;2011年09期
10 谢丽华;;婚姻=交换吗[J];农家女;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增美;王来平;;农村家庭养老需要澄清的误区[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钟发品;;试论浙江畲族婚俗演变[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3 李泽曾;;沙县夏茂婚俗礼仪与探源[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叶鹏;;对农村离婚案件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王晶晶;林崇光;;一例自杀未遂的综合干预过程[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束颖;;没有军籍的女战士[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7 董绍克;;山东方言与儒教[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张德昌;石修华;;民族婚俗与婚姻法律冲突的司法调整——论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婚姻案件审理的规范化方向[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9 陆双梅;;云南少数民族抢婚(偷婚)习俗的文化探析——以奔子栏藏族偷婚习俗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谭元辉;石修华;;北部侗族婚姻和继承文化的司法保护调和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婧 关信娜;还我彩礼[N];衡水日报;2005年
2 张勇;离婚时返还彩礼须有条件[N];农民日报;2005年
3 安徽省池州市中级法院 唐金法;彩礼纠纷为何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记者 张铭;彩礼风影响家庭和谐[N];牡丹江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铭;刹彩礼风需全社会共同努力[N];牡丹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福国;婚嫁彩礼:农民头上一座“山”[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苏海琴 实习生 吕重鹏;高额彩礼逼穷娶媳农家[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8 记者 申保珍;彩礼三种情形可返还[N];农民日报;2003年
9 记者 赵兴武 通讯员 丁晓头 徐高纯;南京首例彩礼返还案宣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王涛;彩礼的性质与返还浅析[N];江苏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彩清;婚姻、家庭、生育与妇女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李德;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08年
3 李飞龙;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研究(1950-198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栗志强;农村男方婚姻支付:性别比失衡背景下的农民婚姻策略[D];上海大学;2012年
5 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明玉;延边朝鲜族传统婚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袁洁;社会继承制度变迁中的苗族女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乐;婚约效力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吴涛;婚约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晋;论彩礼返还中的法律问题[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周珉如;婚约法律规制探讨[D];河北大学;2011年
5 郭金艳;我国婚约立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孙文政;同居关系解除中彩礼返还的法律分析[D];安徽大学;2012年
8 蒋洋;试析婚约若干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何锐;完善我国彩礼返还法律规则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师云蕊;理俗人——一汉人村落“彩礼”和“嫁妆”的深描[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60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16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