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初婚姻家庭观念及特点
本文选题:民初 + 婚姻 ; 参考:《求索》2010年08期
【摘要】:民初婚姻家庭观念变化较大,表现为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由;反对繁琐婚俗,提倡新式婚礼;反对休妻纳妾,提倡一夫一妻;反对封建贞操,提倡女性自由;甚至提倡废婚毁家。婚姻等级制度开始打破,婚姻礼仪呈现多样性和并存性;礼仪趋于简化,花费趋于俭朴;扬弃传统,趋向西化。家庭规模也由大变小,传统家庭关系开始松动,传统家庭功能削弱。这一时期的婚姻家庭变革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理论的先行性与实际的滞后性,并表现为新旧杂陈。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family changed greatly, such as opposing arranged marriage, advocating freedom of marriage, opposing complicated marriage customs and advocating new type wedding, opposing repudiation and taking concubinage, advocating monogamy, opposing feudal chastity and advocating women's freedom. It even advocates the destruction of marriage and home. Marriage hierarchy system began to break, marriage etiquette presents diversity and coexistence; etiquette tends to simplify, cost tends to frugality; sublation of tradition, tend to westernization. Family size also changed from large to small, traditional family relations began to loose, traditional family function weakened. In this period, the reform of marriage and family has serious imbalance, the theory of the antecedent and the practical la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ld and new mixed.
【作者单位】: 湖南工学院学生工作部;湖南工学院;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喜所;;武昌起义后的农村变动[J];历史研究;1982年02期
2 杨文思;灵堂上的婚礼——辛亥革命志士熊成基与程舜仪的奇特婚姻[J];文史精华;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丽;论张之洞的农业近代化思想与实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秦宗财;明清徽商的休闲生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吕雪飞;;浅析民初奉天省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出现的问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徐勇;近现代军阀现象的政治文化分析——兼考军阀概念输入中国之成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5 郑军;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为个案研究[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6 王询;中国与欧洲传统农业社会经济组织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7 胡勇,丁伟;民国初年林政兴起和衰落的原因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彭红英;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郭斌;;黄尊三的留日活动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王静;五四知识分子对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及成因[J];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敏;;《新青年》伦理关怀与当时社会失范的关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师吉金;;试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状况的变迁[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姜云飞;;独立与传统:“80后”性别角色的双重标准[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5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申玉山;长芦盐税研究(1912-1928)[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周红;湖南沅水流域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丁芮;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兴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南植棉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3 管宏平;常德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年)[D];湘潭大学;2010年
4 焦徽;衡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D];湘潭大学;2010年
5 端龙云;南京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27-1937)[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惠娟;晚清湘军的“三缘”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秋菊;教育与人的尊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小平;民国时期福建农村合作运动(1935-1949年)[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司娟;民国山东婚俗研究(1912-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婚姻观念的嬗变与家庭意识的缺失——从电视剧《新结婚时代》说起[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7期
2 王冰;刘萍;;“80后”中国女性婚姻观念变动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3 李继红;;民初妇女婚姻法律地位过渡性原因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4 李继红;;浅议民初妇女争取提高婚姻法律地位的斗争[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2期
5 张红梅;;家庭不和谐的时代因素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6 马汝军;战国时期婚姻观念浅论[J];学术论坛;2002年02期
7 王小飞;;民初政体模式失效的反思——以政党政治与军权政治为视角[J];云梦学刊;2009年01期
8 王思斌;;婚姻观念的变化与农村社会亲属化[J];中国农村观察;1990年05期
9 祁建;;都市白领为何要“隐婚”[J];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08期
10 赵艳玲;;从“直督之争”透视民初直隶地方议会的权能与地位[J];沧桑;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向东;;战后日本婚姻家庭的变化[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丁文;;论文化转型中家庭观念的变革[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谷杉杉;;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刘汶蓉;;中国家庭价值观的变迁与趋势——以80后年龄组为参照的经验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5 郝娟;;家庭观众的博物馆学习[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6 户红卫;;老年人如何处理好新时期的代际关系[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安性栽;;《国风》之婚姻观念辨析[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彭贵珍;;略论近代中国城市居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万秋红;;由“世上的男人没有一个好的”引起的思考——谈培养孩子正确的异性认识和家庭观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王世军;;怎样认识家庭功能的变化[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加拿大研究显示植物也有家庭观念[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若鱼;把就业与家庭资源开发结合起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高莎;婚姻观念正悄然改变[N];工人日报;2001年
4 晓辰邋崔银娜;“80后”华人青年心灵扫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本报记者 郭小伟;60后最认真 70后最中庸 80后最迷惘 90后最个性[N];重庆日报;2009年
6 赵衍成 王亚红;新理念进入千家万户[N];吉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谊;30年观念大变迁 13亿百姓心里甜[N];中国人口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周雪莉;“期限”婚姻:有多少爱可以继续[N];哈尔滨日报;2010年
9 杜小春;从“闪离”感知“80后”婚姻观念[N];南充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伏润之 沈丽莉;数十载婚姻,成败谁做主?[N];甘肃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忠明;民初政党政治问题的再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2 胡丽娟;民初宪政危机中的政治调和思潮[D];浙江大学;2009年
3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晓娟;新闻舆论与民初政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超;民初“兴味派”小说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雯莉;劳燕分飞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杨沛艳;黔中苗族宗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贞;清代至民初“虞初”系列选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杨立杰;民初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研究(1912-1928)[D];重庆大学;2008年
10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玄超;从民初政党林立到五四社团繁荣之嬗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芳;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婚姻越轨问题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艳芝;民初教育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军峰;农村择偶困境下的婚姻支付模式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军涛;当代中国婚姻忠实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7 解志山;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离婚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赵红霞;秦汉家庭观念的变迁[D];河南大学;2012年
9 贾丽娟;新时期中国社会离婚问题探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青青;民初浙江县级议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5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77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