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赔偿制度建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本文选题:婚内损害 + 赔偿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摘要】:近几年夫妻婚内要求赔偿的案件逐年增多,由此引发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可否建立"的争论。在我国建立婚内损害赔偿制度有其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司法实践和立法精神对该制度加以确认,使之与我国《婚姻法》已确立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相结合,同时引入"夫妻非常财产制",使之成为夫妻间的侵权损害得以执行的物质基础,将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婚姻损害赔偿责任体系。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cases of husband and wife asking for compensation in marriage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hich has led to a debat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of our country on whether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in marriage. It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marital damages in China. The system is confirmed through judicial practice and legislative spirit, and it is combined with the system of divorce damages established in Marriage Law of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oduction of "husband and wife extraordinary property system", making it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execution of tort damag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te liability system for marital damage compensation.
【作者单位】: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玉霞;;论我国的婚姻法律环境[J];江汉论坛;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东霞;;浅析我国法定继承制度[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张伟;;婚姻家庭和谐的法哲学思考——以其他学科与法学的交融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9年05期
3 刘廷华;李风军;;婚内侵权责任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完善[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张荣现;李芳艳;;仪式婚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3期
5 杨东霞;;生育权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阚凯;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美宁;婚内侵权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袁淑冬;论亲权制度的立法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孙蕾;婚内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郭静;亲权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张知悦;离婚案件监护权的归属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徐秋平;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宗雅君;夫妻约定财产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8 王惠民;海峡两岸法定继承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方园;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范颖;夫妻非常财产制立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谌洪果;法律能做什么——有关婚姻与性的法理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鞠海亭;本案适用修订后的《婚姻法》还是适用修订前的《婚姻法》——兼谈最高院对新修订《婚姻法》溯及力问题的解释[J];河北法学;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桂芝;;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2 马颖;段文明;;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年09期
3 吴限英;王文鑫;;试析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徐桂兰;;抓紧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J];发展研究;2007年10期
5 范冠峰;宋书凤;;确立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唐芳;;论法律移植[J];华商;2007年22期
7 牟建红;;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8 冯雄;辛\~淼;李香;;浅析在高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官文娟;;国外著作权补偿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学刊;2009年03期
10 佟宇帆;;浅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9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源;余亚白;王琦;赖呈纯;谢鸿根;;柠檬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前景[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卢绍香;;乡村旅游开发对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3 阙丽娟;;浅析文件夹评价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4 张军;王华;;小清河引黄补水冲污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A];山东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5 胡新蓉;;攀枝花市发展卡式公用电话之我见[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倪杭娟;任柏来;;浅谈萧山城市供水的深度处理[A];浙江省2005年给水排水论文集[C];2005年
7 杨霄霄;王朝阳;;黑龙江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纪念抽水蓄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C];2005年
8 袁理丁;钮志红;;对在工程制图中增加计算机三维绘图内容的思考[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霄霄;王朝阳;;黑龙江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C];2005年
10 蔡守新;董献义;靳晓超;;合理开发利用邯郸市空中云水资源的探讨[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石柳萍;兴建黄河五佛水电站具有必要性可行性[N];白银日报;2009年
2 金尚高;超市存包遭窃,如何赔偿?[N];中国工商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梁延复;910万元经济损失该由谁赔偿?[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4 ;800元赔偿能否避免?[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马军;施工未挂标志 伤人就该赔偿[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6 范三雪 杨文起;民事侵权如何赔偿[N];农民日报;2002年
7 王伟东;生猪死亡谁应该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侯勇 左其洋;如此设置警示造成损害应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五常市委党校 张国林;浅谈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10 ;实施“精神暴力”也得赔偿[N];解放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赵静波;行政判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韩小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魏巍;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预期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杜玉洪;弱凝胶-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应用基础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陈鹏军;我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发展模式论[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红洋;高中综合科学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冯国瑞;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晓玲;行政登记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邢育红;公平交换协议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独立董事的制度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翁洁;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四川大学;2005年
3 宋智敏;试论我国行政法院制度的建构[D];湘潭大学;2005年
4 翟艳艳;居住权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杜文利;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樊文君;居住权制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妮;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罗建平;中国合会立法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9 何霞;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李复凯;民事公诉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5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77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