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宏观定位
本文选题:婚姻家庭法 + 婚姻家庭立法 ; 参考:《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摘要】:新中国婚姻家庭法经由以1950年《婚姻法》为标志的初创、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停滞、以1980年《婚姻法》为标志的恢复和发展,至90年代逐渐形成了以《婚姻法》为主干、以《收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为配套、以其他部门法相关规范和各个不同效力层次...
[Abstract]:The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reinstated and developed with the symbol of the 1950 Marriage Law and the stagnation from the mid-1960s to the late 1970s, and the 1980 Marriage Law was the symbol of the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1990s, the marriage law was gradually formed as the main body, the adoption law and the marriage registration regulations as a complete set, and the relevant norms of other branch law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effectiveness.
【作者单位】: 中南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畅;;满族传统婚姻家庭法文化研究[J];河北法学;2010年08期
2 李艳梅;完善婚姻家庭法的法律责任制度[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禹桂枝;婚姻家庭法律关系公证:悄然入万家[J];农村.农业.农民;2003年12期
4 张贤钰;新世纪呼唤新的婚姻家庭法[J];政治与法律;1999年02期
5 曹诗权;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宏观定位[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婚姻家庭法(律师专业)课程统一考试命题大纲[J];河北自学考试;1997年09期
7 叶英萍;唐之婚姻家庭法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倪万英;对我国《婚姻家庭法》试拟稿第38条、39条的思考[J];政法论丛;1998年05期
9 徐建昭!056004;关于《婚姻家庭法》立法的几点建议[J];理论观察;2000年03期
10 陈锐钊;;浅析我国探望权制度[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宋大敏;;试论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解放[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程小丽;;扫描“80后”离婚状况[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增庆;魏莉;闵汉珍;刘筱娴;;婚姻家庭冲突与婚姻危机的影响因素[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金石;;论财产占有与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10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完善婚姻家庭法制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N];人民日报;2001年
2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马集法庭 许仪萍;浅述当前婚姻家庭法含义[N];江苏经济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苗春 任成琦;从香榭丽舍到万里长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4 ;广东婚姻家庭建设协会 托起万家幸福 [N];中国社会报;2002年
5 记者 陈丽平;整合相关法律制定专门婚姻家庭法[N];法制日报;2010年
6 亦晨;婚姻家庭法制:走过2002[N];检察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任丽梅;从中法文化看文化的力量[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郑园园;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典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9 记者 陈晓波;罗黎辉会见法国驻华大使[N];云南日报;201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薛宁兰;婚姻家庭法需要不同于财产法的调整规则[N];中国妇女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桂芳;哈尼族奕车人爱情与婚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黄霜;华裔美国人的异族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卡佳图;论马里夫妻制的改革[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秉晖;论婚姻家庭法上的损害赔偿[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徐素萍;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文化[D];安徽大学;2011年
3 陈晶;虐待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费玄淑;家庭法的经济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姜晓瀛;监护职责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陈宏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婚姻家庭的发展变化[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董海英;恩格斯婚姻家庭观及其对解决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价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冰;中国两岸四地之夫妻财产制度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贺文洁;新中国女性婚姻家庭权利规制变迁[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贺路;婚姻支付中家庭策略向个人策略的转向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37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03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