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婚姻的成立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marriage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 considered by law to arise or exist because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legal establish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riage must have legal requirements, otherwise, no marriage.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marriage are: the existence of both parties, and the parties should be the opposite sex; both parties agree, and must have the effective meaning of identity act (marriage intention). The special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riage are as follows: for legal marriage, legal formalities must be performed; for de facto marriage, there must be the fact of identity life, that is, living together in the name of husband and wife, treating each other as husband and wife. The masses also consider them husband and wife.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riage is the premise of the validity of marriage, but the established marriage is not necessarily valid. Once the marriage is established, even if it is invalid, it still has legal significance, such as bigamy marriage including invalid marriag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延满;试论近、现代法上婚姻的本质属性——关于婚姻概念的反思[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高德辉;;浅析表演代理的不可行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王海明;;论罗马法上债的保全——以反欺诈债权人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王超;;论古罗马妇女的财产地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陈红;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马春元;;所有权概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7 李琼英;;从我国离婚制度的发展看女性地位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汪晓宇;浅议我国婚姻立法的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叶文;;优先权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王国春;;民事补充责任有关问题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开举;王红建;程雪阳;;国家与地方行政主体定位——一个中法行政主体比较的视角[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峰;;CISG中卖方的“货物与合同相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5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邱秋;;从公共信托原则的功能变迁看绿色财产权理论的建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10 刘淑芬;;刍议亲职教育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现U,
本文编号:2183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18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