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婚姻家庭法之行政救济
本文关键词:论婚姻家庭法之行政救济
【摘要】:基于婚姻家庭权益公益与私益之糅合,行政救济所兼具的补偿与惩罚一体化特征及责任力度的中庸之态,弥补了民事救济及刑事救济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局限性,在婚姻家庭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作者单位】: 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
【关键词】: 婚姻家庭 法律救济 行政救济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一、婚姻家庭法行政救济概念的厘定及法理评析行政救济、刑事救济与民事救济在法律强制程度、责任性质、承担责任原则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作用,在婚姻家庭领域中各有所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在对违反婚姻法的行为进行打击并对受害人进行补救的同时,也对这种违法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志远;;行政诉讼类型构造模式研究——比较法角度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邓娟;;行政合理性原则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制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陆维福;;论环境行政补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徐毅;;我国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必然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才凤敏;徐猛;;从依法行政的视角看公务员服从义务的转变[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张建文;社会转型与国有财产制度的变迁——以公产、私产区分的国家财产理论为视角[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7 周正;;论非强制行政行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柳砚涛,刘宏渭;行政行为构成要素之探讨[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9 莫于川;人权入宪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机遇和挑战[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付明银;;为“行政行为”减负——行政行为的科学界定[J];研究生法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军;;行政法治视域中的城管制度初探[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敬波;高等学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李琦;行政行为效力新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张韵声;征用补偿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孙丽岩;授益行政行为及其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建文;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齐建辉;经济法运行的正当程序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淑芳;行政法援用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庞兰强;论社会行政主体[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卞琳;南京国民政府训政前期立法体制研究(1928-1937)[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涛;试论行政诉讼的类型[D];郑州大学;2003年
2 王少俊;利益诱导型行政指导行为论[D];湘潭大学;2003年
3 郜红克;BOT方式及其立法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许炎;行政法上不停止执行原则之思考与重构[D];武汉大学;2004年
5 王荣献;论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D];郑州大学;2004年
6 汪自成;论服务行政的宪政基础及其在行政法中的展开[D];东南大学;2004年
7 刘苏文;行政诉讼有限适用调解之探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林庆伟;合理性审查原则:制度空间与再定位[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刘志欣;行政行为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杨晓洁;违法建筑处理制度的功能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刘金凌;;浅谈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林亚真;;家庭暴力救济的《婚姻法》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1期
4 陈昭;;社会转型期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2期
5 李国;;行政救济制度中行政复议的发展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6 王巨;家庭暴力受害方之法律救济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许棣泰;;家庭暴力的特点与受害妇女的法律救济[J];才智;2009年01期
8 刘琳;张良;;家庭暴力的法律防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梁明伟;;完善教师权益法律救济制度的若干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王玮;;离婚纠纷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龙光友;欢民;李文涛;;法律与可持续发展[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叶齐华;;精神家庭暴力中社会性别问题与思考——实证调查中国夫妻间使用/经历嘲笑行为情况[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唐觐英;;论作为公共讨论的舆论——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家庭暴力”议题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许菡若;;刍议我国家庭冷暴力的现状、特点及其危害性[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卢材珍;;家庭暴力现象探微[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7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8 叶齐华;;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影响中国女性的发展[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世进;黄知中;;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法律救济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刘明桂;张东山;;港口国监督中船舶不适当滞留问题的探讨[A];海船进江与航行安全保障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百色市委政法委 黄敬东;家庭暴力的特点、原因及法律救济[N];法治快报;2008年
2 王昊 通讯员 马占军 邹世发;仲裁,法律救济的又一途径[N];民营经济报;2005年
3 刘泰山 贺林平;小小接访点 谱写和谐曲[N];人民日报;2007年
4 杨涛;应尽快给灾区提供更多的法律救济[N];海南日报;2008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路倩雯;反家暴离我们有多远?[N];光明日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教授 马忠红;培训,警察有效干预家暴的重要环节[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戴海学 周维标 湖南省武冈市国土资源局;法律救济申请期限怎样计算节假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8 杨涛;尽快给灾区提供民事、行政法律救济[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尤玉华 孟尔进;村委会不出具婚姻状况证明的法律救济途径[N];江苏经济报;2003年
10 河北省妇联权益部;多种途径防治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罗杰;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焦洪昌;选举权的法律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程建;互动性行政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孟祥娟;版权侵权认定与法律救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翟东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柳娜;家庭暴力中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袭:从心理—社会—精神病理—遗传学角度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9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蒋红莲;商业秘密法律救济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彦;论家庭暴力犯罪[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洁;关于甘肃省张掖市家庭暴力现象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3 周冬然;自我认知和社会支持[D];复旦大学;2010年
4 徐健;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闫晗;家庭暴力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纪明希(Michelle Jackson);赋权女性[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杨艳芹;我国家庭冷暴力法律救助措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印卫东;论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D];河海大学;2004年
9 计鲁昆;论家庭暴力与防治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金辉;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987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98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