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17:20

  本文关键词: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虚假陈述泛滥、信息披露制度被严重扭曲的证券市场中,注册会计师作为信息披露质量控制的最重要一道关卡,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系列虚假陈述案曝光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发出质疑,审计失败情况屡屡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走出公信力危机?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如何落实?证券市场的秩序如何得到维持?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经过对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现象的深入研究,笔者深刻认识到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不明确,尤其是民事责任缺位、出具虚假报告的法律责任成本太低。因此,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研究,建立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无论是对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还是对注册会计师行业重树公信力都至关重要。 论文从分析虚假陈述现象入手,通过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各方经验,重点探讨了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具体问题,并站在客观立场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论文共分八章,约16万字: 第一章介绍了当前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的存在状况,及其与注册会计师的关系。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虚假陈述案例分析,总结了虚假陈述的内容与手段,并通过分析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特征来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在虚假陈述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注册会计师参与虚假陈述的主要原因:审计业务处于买方市场阶段,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严重不足;法律环境不健全,注册会计师违法的法律责任成本低。并分析指出,法律责任成本太低,是促使注册会计师对造假乐此不疲的重要和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加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逐渐建立民事责任制度是我国证券法律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章介绍了国外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的意义。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中的重要问题。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对这一问题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并就我国当前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评析。指出我国无论在法律规定方面,还是在实务中,均存在严重的偏重行政责任的现象,而在真正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民事责任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的关于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操作性极其差,形同虚设,因此,开展对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的基础性问题,如民事责任性质、虚假报告鉴定标准、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设置、民事赔偿制度等的研究,是有效解决虚假陈述问题的重要法律手段。将对维护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重树会计师行业公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介绍了注册会计师在证券市场中的执业内容、风险和专家职责。证券 _一__——一一 市场引入审计的最根本动机是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合法性,并逐步在信息披露制 度中确立了法定审计。审计业务主要针对各期财务报告,相应出具的意见有四类: 无保留、保留、否定和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意见的类型与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过错 及承担的法律责任程度有着直接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发 行公司只希望得到无保留意见。以专家身份参与信息披露的注册会计师占据着信 息优势,相应对审计报告使用者承担着高度的专家注意义务,这一特点决定了注 册会计师的专家职责是:以谨慎性原则为基础,。洛尽职守,进行独立的合理调查, 发现依照其执业准则应该发现的重大问题,出具正确的鉴证意见。 第四章归纳了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并分析了该体系在注册会计 师执业中的法律地位与作用。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法律体系的特殊性在于法律 层面只对注册会计师执业作了原则性规定,具体审计业务中更多遵循的是被认为 属于行业规定的独立审计准则,由此产生了一个国内外争论不休的问题:即注册 会计师能不能以己然严格遵循该信息.披露法律体系作为免责抗辩的法律依据。对 此,笔者认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最本质的目的是保护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利益, 审计准则制度体系是被审计信息的供需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唯一权威性标准,是 对注册会计师烙尽职守的全面性严格规定,也是唯一能衡量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的现行法律法规,所以应该作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法律依据。换言之,权利与义 务相辅相成,该体系既是对注册会计师的最高限制,也是对注册会计师的最大保 护。 第五章在前述各部分的基础上,探讨了构成虚假陈述的法律标准,并提出了 虚假审计报告的鉴定制度。虚假陈述的构成标准是法律界和会计界争议不决的焦 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借鉴,确立了构成虚假陈述的两个法律要件:一是内容上 存在不实、误导或遗漏,二是该不实、误导或遗漏具有重大性。通过对这两个要 件的详细分析,笔者在一定程度上疏通了法律界和会计界的分歧,认为二者并不 是对立的,而只是在“重大性标准”的判断上,由于运用期间的不同而产生了异 议。dl此可见,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必须加强对注册会计师业务内容与特 征的了解,加强法律界与会计界的沟通。基于审计报告的
【关键词】:信息披露 证券市场 注册会计师 法律责任 审计 民事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引言14-18
  • 第一章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虚假陈述及其与注册会计师的关系18-46
  • 第一节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虚假陈述的存在状况及危害18-37
  • 一、 中国证券市场中虚假信息披露的存在状况19-34
  • 二、 虚假信息披露的危害性分析34-37
  • 第二节 虚假陈述与注册会计师的关系37-42
  • 一、 注册会计师是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最关键关卡37-38
  • 二、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特性38-40
  • 三、 审计期望差距分析40-41
  • 四、 客户欺诈行为与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41-42
  •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参与虚假陈述的原因分析42-46
  • 一、 审计业务处于买方市场阶段,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严重不足43-44
  • 二、 法律环境不健全,注册会计师违法的法律责任成本低44-46
  • 第二章 国外的研究现状、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46-58
  • 第一节 国外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状况及法律制度综述46-49
  • 第二节 我国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律法规及发展趋势49-54
  • 第三节 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进行研究的意义54-58
  • 第三章 证券市场中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内容、风险和专家职责58-73
  • 第一节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内容59-64
  •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及条件64-66
  • 第三节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66-70
  • 第四节 执业中注册会计师的专家职责70-73
  • 第四章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体系及其作用73-82
  • 第一节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74-78
  • 一、 证券立法层面74-76
  • 二、 信息披露规则体系76-77
  • 三、 会计准则体系77
  • 四、 审计准则体系77-78
  • 第二节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中的作用与地位78-82
  • 第五章 构成虚假陈述的法律标准及虚假审计报告的鉴定82-95
  • 第一节 关于虚假陈述的法律标准82-91
  • 一、 虚假陈述各行为内容的含义82-84
  • 二、 关于重大性标准的讨论84-85
  • 三、 法律界与会计界对审计报告构成虚假陈述标准的争议85-89
  • 四、 虚假陈述与盈利预测89-91
  • 第二节 虚假审计报告的鉴定制度91-93
  • 第三节 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类型93-95
  • 第六章 证券市场虚假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95-101
  • 第一节 行政责任的目的与作用95-96
  • 第二节 行政责任主体96-97
  • 第三节 各国关于注册会计师行政责任的规定与比较97-101
  • 一、 我国与其他国家注册会计师行政责任规定比较97-98
  • 二、 我国在注册会计师行政责任方面的问题及建议98-101
  • 第七章 证券市场虚假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101-108
  • 第一节 刑事责任的目的与作用101-102
  • 第二节 各国关于注册会计师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102-104
  • 第三节 构成证券欺诈的主观要件认定104-106
  • 第四节 我国在注册会计师刑事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6-108
  • 第八章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108-168
  •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目的、作用及必要性108-114
  • 一、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目的与作用108-109
  • 二、 我国司法界对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暂时限制性受理的原因分析109-110
  • 三、 追究民事责任的必要性110-114
  • 第二节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法律责任性质114-117
  • 一、 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114-115
  • 二、 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法律责任性质115-116
  • 三、 注册会计师对客户民事责任的法律构成要件116
  • 四、 责任承担主体116
  • 五、 注册会计师的免责条件116-117
  • 第三节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对利益关系第三人法律责任性质117-131
  • 一、 利益关系第三人的概念与范围117-121
  • 二、 利益关系第三人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121-125
  • 三、 注册会计师的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对利益关系第三人的民事责任性质125-131
  •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对利益关系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适用131-136
  • 一、 注册会计师对利益关系第三人的民事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132-134
  • 二、 注册会计师对利益关系第三人的法律责任的举证责任设置134-136
  • 第五节 注册会计师对利益关系第三人民事责任的法律构成要件136-146
  • 一、 注册会计师对利益第三人民事责任构成要件136
  • 二、 构成要件之一:过错的标准与过错程度136-140
  • 三、 要件之二:损害事实140-141
  • 四、 要件之三:因果关系141-145
  • 五、 注册会计师的免责理由145-146
  • 第六节 关于注册会计师对利益关系第三人的法律责任的损害赔偿146-154
  • 一、 关于适用赔偿类型的讨论146-148
  • 二、 损害赔偿范围148-150
  • 三、 损害赔偿额的计算与分摊150-153
  • 四、 赔偿责任承担主体153-154
  • 第七节 利益关系第三人获得民事赔偿责任救济的方式——群体诉讼154-161
  • 一、 我国法规对虚假陈述案的现有救济方式——代表人诉讼制度154-155
  • 二、 各国对群体诉讼制度的规定155-156
  • 三、 关于集团诉讼的详细内容156-158
  • 四、 集团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异同比较158-160
  • 五、 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改进建议160-161
  • 第八节 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161-165
  • 一、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概念、作用161-163
  • 二、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在各国的开展情况163
  • 三、 我国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规定及开展情况163-165
  • 第九节 关于虚假陈述的诉讼时效165-168
  • 本文研究结论综述168-171
  • 参考文献171-176
  • 后记17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理论分析与治理路径[J];财经科学;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理论分析与治理路径[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学峰;公司审计与专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蓝文永;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信息披露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内在机理及其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帅;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程罡;信用评级机构民事法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江浩鑫;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责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宋振华;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D];郑州大学;2007年

5 刘永环;基于执业环境的注册会计师道德风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曹明才;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制度运行有效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韦红玉;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素芹;证券市场虚拟陈述中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97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8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