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1 21:17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农民工 生存权 发展权 保障


【摘要】: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持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各项权益屡屡受损,如迁徙自由权、劳动权、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权等层面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造成权益表达途径缺失、维权途径狭小,个体维权不易、群体维权不善的普遍现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宪法的公民权利角度出发,以农民工应当享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内容,并提出新时期我国对保障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几点建议。本文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农民工”的含义和形成原因。第二部分为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启示。主要通过了解国外城镇化过程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三部分为我国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受损的现状分析。我国农民工在劳动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权等方面都与城镇居民存在很大差异,各项权利的享有都有很大的不平等性。第四部分为我国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受损害的主要原因。农民工享有的各项权利存在不平等性的原因是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长期影响,客观上形成的两种不平等的公民身份,在观念上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歧视心态,造成了社会观念的偏差,营造出不和谐的社会氛围,加上农民工群体本身的素质不高,维权意识不够,诉求途径不畅。第五部分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几点建议。既然知道产生原因就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针对农民工特殊性的法律法规,构筑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将“二元制社会结构”逐步向“一元制的社会结构”转变,逐步消除农村与城市的界限;转变农民工落后的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维权意识,整合维权力量;建立农民工政治参与的保障途径。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工 生存权 发展权 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412.7;D921;D922.5
【目录】:
  • 摘要4-7
  • 一、引言7-8
  • 二、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8-23
  • (一) 两种城镇化过程8-9
  • 1、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形态8-9
  •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形态9
  • (二)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9-12
  • 1、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9-10
  • 2、形成合理城镇体系10-11
  • 3、主导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11-12
  • 4、城市治理的法制化和透明化12
  • (三)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教训12-14
  • 1、自然资源与环境代价惨重12-13
  • 2、社会环境危机重重13
  • 3、人群互动关系问题丛生13-14
  • (四) 国外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14-23
  • 1、城市发展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15-17
  • 2、走多元化城镇发展道路、形成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至关重要17-18
  • 3、积极培育城市主导产业18
  • 4、制定系统、稳定、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策略18-20
  • 5、政府的适度引导必不可少20-23
  • 三、我国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受损的现状分析23-33
  • (一) 我国农民工生存权受损的现状分析23-29
  • 1、机会不平等23-25
  • 2、劳动报酬不平等,同工不同酬25-26
  • 3、基本社会保障不平等26-28
  • 4、住房环境待遇不平等28-29
  • (二) 我国农民工发展权受损的现状分析29-33
  • 1、农民工及其子女受教育权受损,严重影响农民工和其子女的发展权权益的享有29-31
  • 2、参与权的缺失31-32
  • 3、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权的缺失32-33
  • 四、我国农民工生存权和发展权受侵害的主要原因33-37
  • (一)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农民工权益受侵的根源33-34
  • (二) 法律保障和救济机制的不足导致法律控制失灵34
  • (三) 政策壁垒,国家政策法规滞后34-35
  • (四) 劳资双方地位悬殊35
  • (五) 遭受社会歧视,工会等组织诉求不畅35-37
  • 五、切实维护农民工基本人权的几点建议37-44
  • (一) 进一步完善立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37-38
  • 1、普及人权教育,完善劳动立法37
  • 2、专门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制定法律法规37-38
  • (二) 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定38-42
  • 1、加强劳动监察40
  • 2、政府改变执法理念,建立国家强制机制40-41
  • 3、强化工会的组织职能和组织能力,协调维护农民工权益41-42
  • (三) 司法实践中大力推行“法律援助”制度42
  • (四) 继续积极开展人权领域的对外沟通与合作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雄浪;朱旭光;;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胡瑾;;论国际劳工标准与农民工权益保护[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3 樊纲;;城市化是个系统工程[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2期

4 吕政;黄群慧;吕铁;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2期

5 何流;;金融危机下农民工权利保护的宪政思考——基于宪法文本的维度[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6 陈秀山;王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蒋智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9期

8 伍菊;巴西两极分化严重[J];当代世界;2000年04期

9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青;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滕云;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4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14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