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法律缺陷及其完善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法律缺陷及其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性别歧视 劳动力市场 法律缺陷 法律法规 用人单位 女职工 女性劳动者 女性就业 职业隔离 《劳动法》
【摘要】:
【作者单位】: 首都经贸大学劳经学院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劳动力市场 法律缺陷 法律法规 用人单位 女职工 女性劳动者 女性就业 职业隔离 《劳动法》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动就业权的平等是实现男女平等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 ,是妇女实现其他权利的基础。女性就业 ,既是关系到我国发展的经济问题、技术问题 ,又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这一问题却未受到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旅;;“民主橱窗”与性别歧视[J];世界知识;1984年05期
2 潘锦棠;乌托邦的大墙会倒吗——对男女都一样口号的反思[J];中国人才;1995年08期
3 时春荣;美国教育中性别歧视的改变[J];妇女研究论丛;1995年02期
4 刘墨;英语中的性别歧视[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时春荣;美国女权主义者改变体育教育中性别歧视的斗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6 舒芜;不仅是封建的帐[J];读书;1996年08期
7 夏佩军;论禁止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国际公约[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8 张博;我国古代女性侮称与性别歧视[J];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01期
9 李慧英,田心;香港妇女运动见闻[J];中国妇运;1998年07期
10 刘林;;瑞士依靠立法维护女性权益[J];北京观察;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莱莱;;浅析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中的体现[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王歌雅;;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与惩处机制[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刘玲琪;;小额信贷扶贫模式中妇女参与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戴斌;;社会因素对妇女精神卫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崔兰平;;农村妇女参与意识与政治文明建设[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6 张贺琴;;关于性别的深层思考——评长篇小说《性别:女》[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7 王广虎;李小兰;;女性主义运动三次浪潮与现代奥运会结构性嬗变[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程胜利;刘艳艳;;从招聘广告透视就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现象[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玉娥;;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安苏;;女性期待平等话语权——现今编辑出版物中女性问题调查[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李玺(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妇女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郭爱妹;“性别歧视”新解[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家玲;中国计划生育 保护女童权益[N];中国人口报;2000年
4 宣新章;辩认招聘广告[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5 骆瑟;性别歧视在台湾[N];光明日报;2000年
6 世界卫生组织供稿 海萃译;母亲死亡:穷国富国差别大[N];健康报;2000年
7 ;链接赛迪网[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8 武斌;电脑不懂性别歧视[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马美菱;消除性别歧视 保障妇女就业[N];文汇报;2000年
10 王异;说说老年歧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田雨;女权主义的划界、反思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6年
3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4年
4 靳文静;性骚扰的侵权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晨阳;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D];复旦大学;2006年
7 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张莉萍;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守敏;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岐视[D];郑州大学;2000年
2 徐敏;英语中的性别岐视[D];湖南大学;2001年
3 宋红波;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汤金汶;英语中性别歧视新探[D];苏州大学;2002年
5 彭英;语言使用中的性别歧视剖析——批评语言学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杨;《奥兰多》中的双重批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贾骏玮;中国女性就业权保护的必由之路[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何达倩;女权主义视角中的广告文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熊强;论广告英语中的词法、句法、修辞和性别歧视特征[D];湖南大学;2003年
10 李从庆;透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18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1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