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争议新法初审亮点颇多

发布时间:2017-11-01 01:23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新法初审亮点颇多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案件 仲裁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劳动法规 不予受理 劳动者 仲裁时效 草案


【摘要】:最高立法机关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的审议,给新时期我国劳动争议制度的完善,带来了新的希望。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案件 仲裁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劳动法规 不予受理 劳动者 仲裁时效 草案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8月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就业促进法》被提请三审并交付表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开始初次审议。两个劳动新法的碰面,传递出我国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的强烈信号。针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的初审,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公开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J];四川劳动保障;2009年02期

2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3期

3 谨言;;完善劳动争议制度的几点建议[J];工会博览;2006年17期

4 ;被辞工起争议 求仲裁有期限[J];农村百事通;2005年12期

5 ;去医院送饭摔伤谁管[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05期

6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关于在全省建立劳动争议仲裁院的意见[J];山东劳动保障;2005年09期

7 ;福建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公告[J];就业与保障;2006年11期

8 周志远;一起开除案引发的忧思[J];中国劳动;1993年03期

9 周国良;王文珍;刘文华;王国社;王继红;;探索新时期劳动争议处理运行机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一周年专家谈[J];中国劳动;2009年05期

10 裴丽红;;劳动争议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金林;;简言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2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4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5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6 ;政府出资购买服务 协会构筑服务平台[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7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当代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8 姜俊禄;方弱弱;;加班制度的基本问题研究[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于伟;;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相关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瑜 牛庆军 王翠翠;东营区开辟劳动争议调解“绿色通道”[N];东营日报;2009年

2 记者陈莉;劳动争议调解有新渠道[N];柳州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涛 通讯员 高文新;我市劳动部门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模式成效显著[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记者 吴晓向;北京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N];工人日报;2009年

5 刘莉 廖明 陈浩强 邹永雄;深圳市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模式[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建;本市首批“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授牌[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7 张军;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N];商务时报;2009年

8 记者 刘静;本市三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揭牌[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9 记者 张建虹;云龙劳动争议调解庭揭牌[N];徐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宝杰 通讯员 韩云琴;吉林 部署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试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陈丽萍;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舸;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高新峰;集体合同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惠微;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立涛;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吴国芳;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徐波;论工作时间的法律范围[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立;工作岗位变更的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4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24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