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重构与创新研究——“预防—康复—补偿”工伤保险模式探讨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重构与创新研究——“预防—康复—补偿”工伤保险模式探讨
【摘要】:长期以来,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执行的重心多倾向于事故后的经济补偿,与工伤保险实施的终极目标不相吻合,必须进行制度重构和创新,必须在坚持"工伤预防优先"、健全"工伤康复指导"和确保"经济补偿完全"的基础上,促进工伤保险制度从单纯经济补偿型向"预防—补偿—康复"结合型转变。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很多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法规,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平等享受国民待遇。从实施状况看来,制度执行的重心大多在于工伤事后的补偿,工伤前期预防没有纳入正常程序,事故后的职业康复更是鲜为涉及,这既不符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也没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下)[J];法律适用;2003年11期
2 肖耀华,杨毅;康复指导性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3 周永波;;韩国的工伤康复[J];现代职业安全;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葆春;;职业相关疾病及其工伤保险[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2 邓秋柳;刘海珍;;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3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刘海红,刘永军;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的若干特殊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05年07期
5 闫艳;;工伤认定依据的法律规制及其解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12期
6 魏彦珩;;论工伤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0年30期
7 陈美香;;上下班途中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8 王威;;我国工伤事故性质及救济模式的法律考量[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尚倩;;浅析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于欣华;;热烈与冷静——2000—2009十年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研究综述[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华平;;故意·过失:工伤认定中第三人过错因素考量——兼论工伤认定之实质要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导论: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安全网[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3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4 ;城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5 ;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状况与评估[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6 ;工伤保险制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7 ;女工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8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9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与发展[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朝晖;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松坚;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竞合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苏文普;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周文博;工伤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汤立伊;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竞合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鸿儒;农民工需求下的我国工伤康复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刘宏业;雇员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马雪莲;我国工伤康复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 王芸佳;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国阳;工伤侵权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张小平;“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下的工伤预防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立新;论侵权责任的补充责任[J];法律适用;2003年06期
2 范建中,孙明光,张建宏,吴红瑛;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震;;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J];当代广西;2008年02期
2 ;数字[J];中国人大;2007年14期
3 郭平;王学辉;;农民工工伤保险构建原则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4 于欣华;何宁生;;农民工工伤保险需求与制度供给分析——兼评《工伤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张开云;吕惠琴;许国祥;;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政策[J];云南农业;2007年04期
7 赵晓宇;沙迪;;浅谈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J];中国就业;2008年05期
8 卓娜;;论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7期
9 叶靓;;关于南京市主城区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的调查报告[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10 刘丽娟;;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胜明;;农民工犯罪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谢启文;李娜;;金融风暴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资本建构的探索——以河南省原阳县个案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3 单友根;;组织农民工合作医疗势在必行[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任丽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尹继红;尹竣禾;;关于对“农民工”试行权益保障服务的思考[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汪根时;余广约;;对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刘瑛辉;;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几点想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初雪冰;李兴华;;试论农民工犯罪成因及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锋利;;返乡农民工情况的调查报告[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路雄;;农民工是居民中最具提升消费潜力的群体[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景辉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公正视野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N];中国人口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段文;让农民工融入城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本报记者 毛庆 汤文慧;新生代农民工最看重“进城保障”[N];南京日报;2011年
4 陈荣 韦忠益;贵州本土企业吸纳农民工数量逐年上升[N];中国工商报;2011年
5 饶婧婧 王e,
本文编号:1192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9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