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歧视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歧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规范性法律文件 高校毕业生 平等就业 就业歧视
【摘要】:中国高等学校实施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几年中,恰逢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工程,国家机关精简行政编制和事业单位裁员的人事制度改革。各地为了缓解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进入本地就业市场的压力,制定规范性文件设置毕业院校、学习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合格证书和入学前生源地等条件的方式来限制这部分就业群体。然而,这些限制措施与宪法劳动权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自由选择职业权利相抵触。分析和研究这些地方规范性文件,有助于我们认识目前劳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歧视劳动者的现象,并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上加以解决与完善。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基金】:200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法律保障机制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 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人权法中心(NorwegianCentreforHumanRights)2004年合作项目TheLegalRegulationofEmploymentDiscriminationinSelectedWesternFieldworkSites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立法歧视的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日制大中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由国家支付,与此相应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政策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松动,出现了少数国家计划外由学生自行承担学费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在国家招生计划之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求实;1994年07期
2 王耀华,吴海东;试析互联网介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要与可能[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8期
3 马跃明;吴红霞;;村里来了年轻人——浙江省着力培养大学生村官工作纪实[J];今日浙江;2009年21期
4 陈锋;高校毕业生就业鐞市场化才是出路[J];理论前沿;1998年15期
5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和我省关于做好1999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工作的通知[J];云南政报;1999年05期
6 陈大尧;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所面临的三大研究课题[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高校毕业生系列专场招聘会热战赛马场——传统毕业生就业模式重大变革,分行业操作分流毕业生求职大军[J];广州政报;2002年23期
8 罗正富;;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民营科技企业工作[J];北京观察;2006年04期
9 任经辉;;关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8期
10 陈国华;;试论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奎;文东茅;;30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回顾与现行制度的分析[A];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陈双;王小飞;;武汉市邻高校城中村特殊土地利用形态的社会经济效益评析[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3 鲍威;;民办高等教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市场的形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敏;;解放思想 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5 李冰峰;李放;刘玉莲;陈丽梅;;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浅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冯彩玲;时勘;张丽华;;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影响——基于高校毕业生的追踪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杜锋峰;;高校档案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从高校档案馆近年来人员结构变化说起”[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8 程梅;于泰洋;吕淼;刘颖;马丽;赵爱民;朱凤秀;;论文答辩随机抽取考核方式的实践与探索[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9 李凤琴;;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和转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A];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改革与创新——甘肃省高校档案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姜海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体制性障碍分析[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活晚报记者 孙虹杰;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N];兵团日报(汉);2003年
2 钟宇华 吴大勇 本报记者 黄先明;民营企业备受高校毕业生追捧[N];四川日报;2003年
3 卢文 宋金萍;我省高校毕业生实现无障碍就业[N];新华日报;2003年
4 胡卡妮;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务实[N];贵州日报;2004年
5 李向南;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280万[N];经济日报;2003年
6 ;高校毕业生起薪调查揭晓[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7 记者 戴律国 通讯员 郭月娟;上海给高校毕业生定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8 记者 张晓松;鼓励高校毕业生干个体[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刘锐 谢虹;南京迎来高校毕业生报到高峰[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张建高;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泽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平远;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青玲;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宏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与就业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邱新;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市场关系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王昭君;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对我国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王春;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杨旭;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曲;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结构及影响结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陈磊;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段蕙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119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9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