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查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查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使用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民工问卷调查的数据,检验了劳务派遣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农民工群体内部,劳务派遣工和非劳务派遣工在月平均工资没有差别;劳务派遣工比非劳务派遣工劳动合同签订率高;劳务派遣工比非劳务派遣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率高,医疗保险没有差别;劳务派遣工比非劳务派遣工在劳动保护某些方面上差。农民工身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劳务派遣对其劳动权益保护有正向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2)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ZZ11_0010)
【分类号】:D922.5;F249.2
【正文快照】: 劳务派遣,又被称为劳动派遣、租赁劳动和暂时性劳动,是一种临时性而非长期受雇于一个雇主或企业的雇佣劳动方式。[1]雇佣关系与劳动使用关系分离是劳务派遣的最大特点。劳动者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后者负责保障员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并将劳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然;唐静;;劳务派遣:农民工就业的新模式[J];商业研究;2008年04期
2 黎建飞;;“派遣劳动”应当缓行[J];法学家;2005年05期
3 吴宏洛;;劳务派遣发展探索——基于福建省劳务派遣的调查[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余敏;;论派遣劳动者与正式工的待遇差别[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左文平;;关于劳务派遣工权益维护问题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7 赵小仕;;劳务派遣就业与相关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年01期
8 李雪贞;;建设与重构:破解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员工劳动权益保障困境[J];生产力研究;2010年07期
9 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10 程洁 ,李黎;劳务派遣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劳动保障;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业乾,邵同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支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姚瑞敏;熊家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胜任力模型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3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4 孙朝阳;;青年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5 许丽明;;基于多层次分析框架的农民工城市融合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6 赵翔;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7 夏凌翔;李静;钟慧;;成渝地区农民工未来职业意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8 周德军;;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下的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9 薛俊丽;;我国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西省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10 杨晗;;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以武汉汉正街农民工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燕武;郑建清;;我国不同部门间的工资传递效应—基于省际面板VAR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郑晓茹;;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分析——基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浙江民生报告——就业问题研究 目标、对策与建议[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就业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萍;;我国农民工的城市适应[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飞跃;;经济结构转变与工资差距[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赵武阳;唐跃军;苏勇;;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唐学玉;李世平;;农民工薪酬满意度实证分析——来自常熟市服装制造业的农民工调研数据[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毕加艳;蒋仕娇;;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胡某诉某啤酒公司劳动纠纷案[A];第五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金小红;王艳云;白睿智;;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过程机制的调查研究——以社会学越轨理论为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松;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331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3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