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劳动合同文本能否认定为劳动合同
本文关键词:非劳动合同文本能否认定为劳动合同 出处:《中国劳动》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申请人 劳动关系 合作协议 用人单位 社会保险费 双方当事人 劳动者 试用期 认定
【摘要】:正案情简介■申请人朱某于2012年9月10日到被申请人T公司工作,双方当事人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申请人朱某任设计院院长,年薪人民币40万元,每月发1\12,试用期3个月,每月发1\12的80%,试用期满补齐,按福州当地标准办理社会保险等。2013年4月15日,因被申请人T公司未为申请人朱某缴纳社会保险费,申请人朱某提出与被申请人T公司解除劳动关系。2013年4月16日,申请人朱某与被申请人T公司结清工资。2013年6月5
【作者单位】: 福建省罗源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分类号】:D920.5;D922.5
【正文快照】: 案情简介■申请人朱某于2012年9月10日到被申请人T公司工作,双方当事人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申请人朱某任设计院院长,年薪人民币40万元,每月发1\12,试用期3个月,每月发1\12的80%,试用期满补齐,按福州当地标准办理社会保险等。2013年4月15日,因被申请人T公司未为申请人朱某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秀美;钱静;;该聘用合同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年01期
2 周锦荣;;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如何确定[J];中国劳动;2011年04期
3 邢江峰;;法律问答[J];社区;2008年02期
4 ;法制经纬[J];共产党员;2008年04期
5 潘家永;;签字确认的会议纪要能否代替劳动合同[J];楚天主人;2010年08期
6 ;劳动合同期满 没有待通知金[J];当代工人;2011年08期
7 ;合同未办终止手续,劳动关系是否终止?[J];管理@人;2008年10期
8 ;法律援助[J];江门文艺;2010年09期
9 李丹春;康恒武;;王某关于二倍工资的请求事项是否超过仲裁时效[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年01期
10 ;一年内不签合同视为“终身制”[J];农家致富;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飞;;深圳市苏一建实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星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拖欠工程款纠纷仲裁案[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啸波;;美国337条款的特点和应对措施[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3 陈学斌;;浅谈因专利权缺陷而滥用337调查程序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失进行法律救济的可能性[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4 冉瑞雪;;谈美国337调查[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5 张永林;陈都冉;;论企业法律责任建设[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世荇;赵嘉祥;;在德国如何取得外观设计登记[A];专利法研究(1992)[C];1992年
7 刘佳斐;;美国对于PCT改革的建议[A];专利法研究(2000)[C];2000年
8 王四新;朱莉;;美国广播管制简介[A];中国传媒经济(第二辑)[C];2005年
9 叶娟;;英国生物技术发明保护[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10 杨红菊;姜丹明;;俄罗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A];专利法研究(1998)[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正红;萨——奥法案带来的启示[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本版编辑邋裴智勇 郭小照 李丽 王比学;2008:聚焦十部民生新法[N];人民日报;2008年
3 李承志;法律的“扬剑之举”与维权的“亮剑精神”[N];中国审计报;2008年
4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下)[N];广西日报;2001年
5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上)[N];广西日报;2001年
6 邬焕庆邋刘铮 万一;保护伞 安全帽 连心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郑金雄;一个官司的胜负和一个群体的困窘[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王晓欣邋戴磊;姜恩柱:新法律实施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N];金融时报;2008年
9 李鹏;法治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10 周永辉;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申请如何处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陈和芳;守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论压力型立法[D];山东大学;2011年
2 赵海帆;中英劳动立法中解雇救济的法律规制问题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沈媛;德国对企业并购中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亢永超;美国船员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朱文艳;王某诉金佰利公司裁员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3年
6 战东升;日本法上的解雇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刘志明;论当代中国的立法转型[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漓江;试论民国时期的民事保全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原红旗;布莱克案件社会学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金岐泰;中韩劳动法律制度若干问题比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4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3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