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英国雇佣法上的相互信任默示条款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02-12 12:53

  本文关键词: 雇佣合同 劳资信任 普通法 出处:《政治与法律》2009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相互信任默示条款是英国雇佣合同中最具有影响力的默示条款,它的确立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互信任默示条款限制了雇主破坏或严重损害劳资之间相互信任的行为,侧重保护雇员的利益。这一条款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受制定法约束,雇主不能以契约方式排除这一条款的适用。雇主违反相互信任默示条款的,将构成毁约性违约,雇员取得解除合同和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我国劳动合同法应借鉴相互信任默示条款的实质内容,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原则地位,扩大劳动者被迫性辞职制度的适用范围。
[Abstract]:Mutual trust implied clause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implied clause in British employment contract. It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are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The implied clause of mutual trust limits employers' behaviour to undermine or seriously impair trust between labour and capital, focus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employee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is provision is extremely broad, Subject to statutory law, the employer cannot exclud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lause by way of contract. If the employer violates the implied clause of mutual trust, it will constitute a breach of contract. The labor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essence of the implied clause of mutual trust, establish the basic principle status of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and credit,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forced resignation of worker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56.1;DD913;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爱青;;《劳动合同法》:个人劳动关系规范的变革与不足[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梁兴国;;从判例、判例法到案例指导制度——“判例是如何形成的?”理论研讨会综述[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李先波;刘翱;;英美毁约性违约制度探析[J];时代法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胜强;;为判例制度正名——关于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张友连;;论《劳动合同法》中的意思自治与国家强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3 陈育苗;;部分请求制度的合法性论证[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陈金钊;;对司法经验与智慧的遗忘——当代中国法律解释学研究的境况之一[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齐子鉴;;行政指导性案例的应用探索[J];实事求是;2010年03期

6 王军;卢宇蓉;;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11年02期

7 夏锦文;;指导制度语境下司法判例的实践逻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谢琼;;论《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以CISG为视角[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夏锦文;吴春峰;;司法判例指导实践的实证调查[J];政治与法律;2010年09期

10 刘珊;;当代中国判例制度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瑰华;指导性行政案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徐玉梅;根本违约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育苗;部分请求的合法性论证及其制度设计[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洁;论部分请求制度的确立[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涛;中国引入判例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徐铭;《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伍治良;根本违约判定标准功能之回归研究——兼评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之不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冯彦君;民法与劳动法:制度的发展与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3期

3 葛云松;期前违约规则若干基本概念探源[J];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田;;浅谈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相关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2 许慧;张_";;酒店职业经理人与酒店管理公司之间的合同性质判断[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3 阎照祥;;英国宪法散议[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07期

4 辛柏春;;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划拨[J];学术交流;2011年06期

5 于宏;;英美法上权利与救济关系初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杨艳;张超;;传闻排除规则的发展趋势[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梁志文;;著作人格权保护制度的误解与真相[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静;;英美法上的惩罚性赔偿及其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中的适用[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9 王利军;;雇佣关系治理:交换平衡的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10 崔桂山;;如何认识非正规就业[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宝;董海顺;曹文华;;表土层普通法掘砌施工[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2 吴天山;白传军;孙宝仁;;屯留煤矿副井井筒表土段普通法施工采用井内外疏干降排水安全穿过流沙层[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3年

3 那力;张炀;;普通法中的环境损害责任问题[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倪元园;;658m软岩普通法凿井井筒冻结修复关键技术[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5 王常柏;;大角度斜井普通法施工[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6 何勤华;李求轶;;海事法系的形成与生长[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滕皋军;董永华;;重新评估CO_2血管造影的作用,,开拓新的应用领域[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蒋正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知识产权保护[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9 史秀志;田建军;王怀勇;;利用重排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对两种采矿方法的爆破振动信号分析研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10 侯怀霞;;论信托法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继受信托法的反思[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红海;作为司法技艺的普通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秋风 书评人;为什么我们需要普通法[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李红海 李俊杰;普通法的危机[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毛国权;普通法:历史与宪政[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王振民;普通法的治理哲学[N];法制日报;2002年

6 李红海;法系、渊源与普通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记者 杨骏;“首次雇佣合同”法正式颁布[N];人民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杨骏;希拉克决定颁布“首次雇佣合同”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李红海;普通法的律师[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杨 俊 忻贤麟 王 元 薛 振;英国的普通法[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敬刚;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一个初步的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3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陈志坚;情与理的交锋[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蒋啸;判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刘剑;卡尔·卢埃林法律职能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祥和;美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法律变迁及其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年

9 李冬梅;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上的环境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翁静晶;论中国死者名誉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喜军;论雇佣合同[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珂;论雇拥合同[D];南昌大学;2011年

3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4 段于民;普通法传统对英国宪政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5 王村;王惠朋伐木受伤案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6 陈志坚;英国普通法中的不动产继承制度:1066—1540[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耀中;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张传玺;17世纪初以前英格兰普通法上的损害赔偿史[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倩;试论11-13世纪英格兰王权的扩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方林;论哈耶克的普通法法治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5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505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