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权保障的维度
本文选题:劳动权 + 社会权 ; 参考:《长白学刊》2011年02期
【摘要】:劳动权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生存权的一项手段性权利。对劳动权的制度关注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实践层面看,劳动权的实现又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的实现不但需要具备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配合,还必须有一系列保障手段的跟进。在劳动权保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理路是:权力主动性与社会能动性相结合。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rights, labor right is a right of means to realize man's right to exis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ystem of labor right for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the realization of labor right is a dynamic and complex process. Its realization not only needs the cooperation of variou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but also has a series of safeguard means to follow up. In the process of labor right protection, the basic principle should be followed: the combination of power initiative and social initiative.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陈兴发;;论人权的物质依赖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闫东;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张辉;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王姝;浅析我国继承法之遗嘱自由[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长健;李伟;;和谐语境下农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黄娟;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7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马永平;土地权利与登记制度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鼎新;论死刑复核程序[D];湘潭大学;2003年
2 肖冬红;关于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几点思考[D];湘潭大学;2001年
3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4 丁敏;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姚剑波;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7 韩小平;公用征收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8 贾志刚;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之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黄裙;物权法定主义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张悦;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毅;刘国庆;;论劳动权实现与保障的基本路径[J];税务与经济;2011年01期
2 庄晓伟;黄学文;;论我国转型期的劳动权性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3 邓剑光;;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4 王天林;;劳动权保障与制度重构——基于我国劳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J];学术界;2008年02期
5 熊樟林;;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劳动者之合理性论证[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6 李岩;张晓阳;;经济性抑或社会性:职业安全权性质的诠释[J];沈阳干部学刊;2011年03期
7 王月明;;消除年龄歧视是劳动权平等保护的首要内容[J];法学;2010年03期
8 汤洁茵;;劳动权的税法保障——以所得税法为核心的考察[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魏巍;;劳动权的法律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10 尹利;;劳动权与产权[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1774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77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