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劳资关系的集体谈判制度法律问题解读
[Abstract]:Harmonious labor-capital relationship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view of the rising of labor dispute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mmon occurrence of mass incidents, this paper holds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rong investment and weak labor",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labor side to defend its rights independently, so it is necessary to unite with the management for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order to obtain the active position of the negotia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 use of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is not accurate, the society is not fully aware of the utility of th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advancing th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ar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llective bargaining system of our country, It is worthy of profound 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法学院;济南大学;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劳资博弈中集体谈判制度:虚位与重构”(12CFXJ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敏;赵光瑞;;中国劳资关系调整路径:集体谈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0期
2 沙占华;;工资共决制度构建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喜;潘军;;新时期我国产业行动及其法律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陈闽红;李玲慧;;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对集体谈判制度的推进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欧阳帆;;法国公共部门集体谈判制度探讨[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李亮山;;《劳动合同法》实施下对劳动者权益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5 杜海燕;;论非公企业劳资伦理精神和原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李贵卿;陈维政;;合作型劳动关系的理论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8年06期
7 吕楠;;自由主义·合作主义·新保守主义·第三条道路——英国政府劳资观的嬗变与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3期
8 吴忠民;;中国劳动政策问题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9 谭泓;;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本质属性的探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10 黑启明;;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社会伦理视角[J];道德与文明;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培峰;孙春苗;;农民工维权组织的生存之道——以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杨俊青;卫斌;夏晓莎;; 山西非国有企业劳资关系问题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3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4 卿涛;杨丽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诸彦含;员工交换关系感知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杨丽君;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侯玲玲;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工资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松恩;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安增莹;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庞红新;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8 王鹊林;南非集体谈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沈石怡;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对事业单位劳务工群体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_,
本文编号:2453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2453950.html